生物防治作为一种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有效措施,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而探讨生物拮抗菌在低温、气调贮藏条件下的抑菌效果是拮抗菌能否被推广运用的前提。拮抗菌和病原菌对环境胁迫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反应了它们自身的遗传差异。为了深入了解这种差异的本质,本项目以本实验室自己分离获得的有效酵母拮抗菌和引起果实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真菌为实验材料,通过研究拮抗菌和病原真菌在低温、低O2和高CO2等贮藏环境条件胁迫下,不同生长阶段蛋白质表达的差异,病原菌胞外水解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编码病原菌胞外水解酶基因的表达,更深入研究环境胁迫条件对拮抗菌和病原菌生长影响的可能机制。该研究对于在分子和蛋白质水平上探讨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和进一步揭示拮抗菌的抑病机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常见病原微生物诱导黑斑蛙皮肤抗菌肽表达谱差异及其机制研究
胁迫条件下栉孔扇贝抗性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茶树叶部由病原真菌侵染引发的内源糖苷酶基因差异表达及其分子机制
病原真菌诱导的东亚飞蝗特异表达基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