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纵韧带骨化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成骨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87259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林欣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1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田宝鹏,李家谋,王浩,赵春礼,孟祥龙,李锦军,高华,崔维
关键词:
机制BMP2基因BMP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后纵韧带骨化
结项摘要

脊柱后纵韧带骨化(OPLL)压迫脊髓导致肢体瘫痪,危害严重。目前OPLL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流行病学及相关研究证明其发病的遗传易感性。以往研究证明,在骨化的后纵韧带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4(BMP2、4)及其基因过量表达,但导致其过量表达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组发现BMP2基因中与骨代谢相关的37Ser/Ala T/G和87Ser/Ser A/G位点与OPLL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BMP2、BMP4基因中是否存在着其它的与OPLL发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本研究拟通过病例组300例与对照组400例,对BMP2、BMP4基因中与骨代谢密切相关的1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OPLL的发生和骨化程度的关系及其在细胞水平的成骨作用机制。阐明OPLL发病遗传易感性机理,提高人群易患OPLL的预测能力, 为OPLL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林欣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77316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57219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021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94230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60903169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154210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8163005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7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Runx2及其上游相关MicroRNAs的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7167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洋
学科分类:H06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成骨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相关性研究及功能验证

批准号:8147204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刘晓光
学科分类:H0601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对后纵韧带骨化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239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洋
学科分类:H0608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lncRNA-H19/Osteoglycin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在后纵韧带骨化中的作用研究

批准号:81902276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王亮
学科分类:H06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