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EBV)是一种肿瘤源性病毒,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可逃逸宿主的免疫监视。Th17细胞是近几年发现的新型CD4+T细胞,动物实验表明其在病毒逃逸宿主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已知树突状细胞(DC)可对Th17细胞的活化和功能产生影响。我们在已建立的EBV感染DC的实验体系基础上,拟将EBV感染的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DC与CD4+T细胞共培养,研究EBV感染DC对Th17细胞活化的影响并探讨Notch配体Dll4在其中的作用,以进一步阐明EBV感染逃逸宿主免疫监视的机制,为临床治疗EBV感染提供新思路。本项目特点:1.EBV感染DC对Th17细胞影响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2.利用的EBV感染的DC是一种未成熟DC;3.利用脐带血研究EBV感染,与成人外周血相比,更能揭示EBV感染所致的原始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变化。因此本研究对防治EBV感染有重要意义。
目的:EB病毒(EBV)是一种肿瘤源性病毒,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可逃逸宿主的免疫监视,其免疫逃逸的机制尚不明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可能与树突转细胞(DC)及Th17密切相关。本研究拟通过研究EBV感染的DC对Th17细胞活化和功能的影响,阐明EBV免疫逃逸的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免疫干预的靶点。. 方法:用IL-4和GM-CSF诱导脐带血单核细胞向DC分化,分别在第0天和第5天用EBV感染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分子CD1a/CD11c/CD80/CD83/CD86/CD40、吞噬、凋亡功能,ELISA方法检测DC细胞因子IL-6/IL-10/IL-12/IFN-γ的表达;将诱导的DC与Th17共培养,研究①EBV感染的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DC对Th17细胞功能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及相关表型的影响;②Notch配体Dll4在EBV感染的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DC与Th17细胞相互作用中的作用;③比较EBV感染的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DC对脐带血或成人外周血Th17细胞的影响有何不同。. 结果:EBV诱导的脐带血来源的DC是一种半成熟的DC,主要表现为高表达共刺激分子如CD40、CD80和CD86,而其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却比较低,这种半成熟的DC主要与免疫耐受和免疫归巢密切相关;而EBV诱导的成人外周血来源的DC则是一种病原体驱使的调节性的未成熟的DC,同样高表达共刺激分子,而同时高表达细胞因子IL-10,低表达IL-12,而这种DC主要与免疫防御和免疫逃逸有关。另外,EBV诱导的脐带血来源的DC可通过EBV感染通过上调DC表面Notch配体Dll4(Delta-like 4)的表达,进而诱导了Th17细胞的活化,. 结论:EBV可诱导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半成熟DC的分化,而这种半成熟的DC可进一步诱导Th17细胞的生成和分化,这可能是EBV逃逸宿主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EB病毒感染对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
衰老对树突状细胞诱导NK细胞活化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树突状细胞调控哮喘中Th17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弹性蛋白肽对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向Th17分化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