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区生态破坏及污染严重,尤其在农村地区,矿业开发与区域内农牧业活动交错,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民健康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鉴于低剂量、长周期重金属非职业人群暴露其健康危害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农村矿业活动所致的健康问题被长期忽略,但一旦爆发,则往往演变成为重大的社会群体事件,因此研究农村矿区重金属环境健康风险的形成机制与早期识别十分必要而且急迫。湘西是我国有色金属的重要成矿带,在开发过程中,铅、镉、汞等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物。本项目以凤凰铅矿区为示范点,通过系统调研、收集、实测凤凰铅矿区的环境数据和模拟试验,研究铅、镉、汞等重金属在矿区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配平衡与传输通量,揭示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格局与形成机制,评估不同途径的重金属暴露剂量及其健康风险,确定主控重金属和阻断途径,遴选基于重金属生物响应和毒性效应的敏感生物标志物。为实现矿区重金属环境健康风险的早期识别和指导矿区重金属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重金属矿区开发的健康风险评估与调控研究
江西721铀矿区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研究
典型有色金属矿复合区汞铅环境行为与健康风险
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家庭健康风险模型与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