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汞、铅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和排放大国,目前正面临着国际上控制汞、铅人为排放的环境外交压力。湘西则是中国汞、铅等有色金属的重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掠夺式开采以及环境治理措施滞后,导致矿区汞、铅进入陆地表层生态系统,影响区域环境质量、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本项目以湘西境内的茶田汞矿和官寨铅锌矿为对象,研究典型有色金属矿区岩石和尾矿中汞、铅等元素的活化释放规律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富集效应,探讨典型区多来源、多元素、多介质复合污染的格局及形成机理,评估汞、铅暴露的环境健康风险。为开展矿区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暴露途径、传输通量、人为活动对健康效应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正确评估我国有色金属矿区汞、铅的释放规模和危害程度,为矿区环境冶理和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典型有色冶金区人群室内灰尘重金属暴露及其健康风险
有色冶金区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人群健康风险
滩涂养殖区贝类与底质耦合作用下汞的环境过程及健康风险
西北典型河谷城市儿童铅暴露特征、来源与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