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嵌合蛋白的构建与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0222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宋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郑家三,杨彬,李春秋,苏明俊,贾大庆,耿子健
关键词:
家畜噬菌体裂解酶重组表达奶牛乳房炎嵌合蛋白
结项摘要

Pathogenic bacteria infection is the main reason of bovine mastitis. Due to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antibiotic-resistant strains increased, lead to poor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Bacteriophage lysins can efficient lytic bacteria, not infect eukaryotic cells, also not destroy the body's normal flora, and have completely different action mechanism of antibiotics. So, bacteriophage lysins have potential as a new type of antibacterial drug to treat bovine mastitis. Bovine mastitis caused by pathogens, especially staphylococci, streptococcal, and Escherichia coli infection. Bacteriophage lysins with high specificity has certain limitation in the bovine mastitis treatment. Thus, in the following work, we constructed chimeric protein by lytic domain from lysins encoded by staphylococci and streptococcal bacteriophages. More importantly, it is influence the chimeric protein activity, spatial co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 different activity domain. For further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himeric protein on BMECs, the effects of chimeric protein on milk fat and milk protein pretherapy and post-treatment,the antigenicity and the pharmacokinetic of chimeric protein. These studies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himeric protein as a new type of antibacterial drug to treat bovine mastitis.

病原菌感染是导致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因,由于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菌株大量出现,导致抗生素疗效不佳。噬菌体裂解酶可以高效的裂解细菌,不侵染真核细胞,也不会破坏机体的正常菌群,有着与抗生素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因此,噬菌体裂解酶有潜力作为新型抗菌药物治疗奶牛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种类多,尤其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裂解酶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因而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项目拟构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裂解活性区域嵌合蛋白,重点研究嵌合蛋白活性、空间构象的影响以及嵌合蛋白内不同活性区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研究嵌合蛋白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治疗前后对乳脂、乳蛋白的影响,研究嵌合蛋白进入体内后的抗原性、与组织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体内代谢规律等特性,为将噬菌体裂解酶嵌合蛋白作为新型抗菌药物治疗奶牛乳房炎或其它细菌感染提供参考。

项目摘要

病原菌感染是导致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因,由于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菌株大量出现,导致抗生素疗效不佳。噬菌体裂解酶可以高效的裂解细菌,不侵染真核细胞,也不会破坏机体的正常菌群,有着与抗生素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下,项目组成功分离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测定生物学特性及裂解活性;建立不同材质细菌生物被膜模型,利用模型评价噬菌体对不同材质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效果;对噬菌体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裂解酶裂解域,对其进行表达及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活性测定;确定白屈菜红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抗菌活性和作用机制。上述研究为将噬菌体裂解酶结构域作为新型抗菌药物治疗奶牛乳房炎或其它细菌感染提供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3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4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5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宋军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20027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903143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20601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30507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355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0151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00703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9202010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7048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9900027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8.7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77514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826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293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24720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7070101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098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37105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穿孔素及其与裂解酶CHAP片段重组蛋白的构建与作用机制

批准号:3150210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顾敬敏
学科分类:C18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粪肠球菌噬菌体裂解酶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7204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米志强
学科分类:H2209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细胞壁结合功能域的筛选、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

批准号:8170209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赟
学科分类:H26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猪链球菌噬菌体裂解酶的功能域解析及基于三维结构的底物识别机制研究

批准号:3137250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孙建和
学科分类:C1809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