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状况指数一般由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的指标加权综合而成。利率与汇率是货币政策的两个重要传导途径,在此基础上加上资产价格,是因为资产价格包含了未来通胀的信息。因此金融状况指数能够反映未来的通胀水平。金融状况指数所包含的变量通常包括短期实际利率、有效实际汇率、实际房产价格与股票价格等。一般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但应关注当前的通胀,而且要关注未来的通胀。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资产价格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对未来通胀压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实践中,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开始关注资产价格。因此,构造金融状况指数作为货币政策的参考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CPI的不足。本课题通过比较分析国外的金融状况指数构建方法,根据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金融状况指数,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并为国内其他宏观经济的管理部门外提供一个观测中国货币金融状况的新的指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理财建议可以当做金融素养的替代吗?
区域差异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构建我国住房满意度指数和激活住房市场的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安全综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