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原理,设计合成具有烯键、炔键或芳环的化合物做为配体或超分子结构单元,在这些结构单元上具有配位位点或氢键作用位点。以晶体工程规律和经验为指导,利用配位键、氢键、π-π堆积作用、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借助金属离子或溶剂分子等客体的结构导向作用,将结构单元按一定的方式排列,使其不饱和键符合拓扑化学原则,获得适合发生环加成或聚合反应的结构。进一步利用光照或加热等方法使其发生固相的加成或聚合反应,形成新的共价键,获得具有高维数的多孔框架结构的产物,测试其气体吸附、分离或储存等性能,探讨合成多孔材料的新途径,为设计合成新型的多孔材料提供依据。
(1) 我们对多孔配位聚合物孔道中的光化学反应活性客体进行[2 + 2]光加成,实现了客体的光聚合反应。对客体和主体配体的光反应做了单晶X-射线研究,获得了光化学反应中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列快照,发现这些光化学反应中心的三种光化学反应(异构化、二聚和聚合的准)平衡之间强烈的相互协同作用。结果揭示了光化学反应中心与配位骨架之间的强耦合和反馈机制。这一研究策略有助于探讨光加成更广泛的应用,以交叉光化学二聚和共聚合反应合成难以获得的有机聚合物。. (2) 以Mn2+、Fe2+、Co2+、Ni2+、Cu2+和Zn2+与苯二甲酸、2,2’-联吡啶或邻菲咯啉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或混合有机溶剂中,合成了57个配位化合物,测试了单晶结构和其他表征,并对部分配合物的磁性做了研究。结构分析表明:金属离子是决定配合物自组装最重要的因素,金属离子决定了金属中心的形式、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整个配合物的拓扑结构;有机配体是第二重要的影响因素;合成条件在这些研究体系中不是关键因素。在设计和合成无机-有机杂化晶体材料时,精心选择具有适当半径、配位数和电子构型的金属离子,是至关重要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新型多孔材料合成与储氢性能研究
基于炔类单体构筑新型金属共轭聚合物光伏电池材料的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
新型窄带隙、宽光谱光伏响应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光探测性能研究
新型宽光谱捕光材料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