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原因,但是,仍有25%的肺癌患者是终生非吸烟者。研究发现非吸烟人群肺癌(LCINS)的病因、临床和预后特点与吸烟相关性肺癌存在明显差异,是一种具有独特分子和生物学特征的疾病。目前对LCINS的易感基因和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根据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和已有的证据,我们认为:13q31.3是LCINS的易感基因组位点,GPC5是此位点的候选基因,如果这个基因发生变异,活性降低,则罹患肺癌的风险可能增高。为验证这一假说,进一步阐明GPC5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拟从遗传和表遗传学变异的角度,从基因到蛋白质水平,运用体外细胞和体内实验,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初步系统探讨GPC5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解析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发病机制,而且可望为肺癌高危人群预警、早期诊断、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分子靶标。
GPC5是肝素蛋白聚糖家族的成员之一,根据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和已有的证据表明GPC5可能与肺癌相关。本研究首先检测了GPC5基因在肺癌以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发现GPC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同时分析GEO和TCGA公共数据库中的数据也支持我们的结果。我们进一步发现GPC5基因的表达与肺腺癌的生存预后相关,GPC5基因表达越低,肺腺癌预后越差。为了阐明GPC5基因低表达的原因,我们检测了GPC5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发现在肺腺癌组织和肺腺癌细胞系中GPC5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且GPC5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显著负相关,去甲基化进一步证实GPC5的低表达很可能是由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引起的。细胞功能实验表明,过表达GPC5能抑制肺腺癌细胞株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以及裸鼠皮下成瘤,反之,抑制GPC5表达能促进肺腺癌细胞株的增殖、迁徙和迁移。进一步,我们探索了GPC5基因抑制肺腺癌的可能机制,通过数据库分析以及实验室研究发现GPC5通过调控Wnt经典通路进而抑制肺癌细胞增殖。此外通过免疫共沉淀以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我们发现GPC5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Wnt3a蛋白进而抑制Wnt经典通路,从而在肺腺癌中起到了抑癌基因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阐明了GPC5在肺腺癌中是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其表达受到表观遗传学调控,且能通过抑制Wnt经典通路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为肺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候选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LncRNA LINC01436作为ceRNA竞争结合miR-30a-3p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肺癌候选抑癌基因RBM5在吸烟相关肺癌中的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
27HC在女性非吸烟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豆类食品摄入及ESR2、EGFR基因多态性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中交互作用的研究
MPDZ基因在化学致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