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迄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之一是脑内的老年斑,其中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Aβ),此蛋白来源于其前体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由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切割而产生。通过研究家族性阿尔茨海默氏病(FAD)发现,几乎所有类型病例都有致病性的Aβ产生增加。由于FAD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病(SAD)之间非常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研究者相信Aβ水平的增加在SAD发病中同样发挥着显著的作用。β位APP切割酶(BACE1)是体内唯一的β分泌酶,而BACE1表达的体内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人类神经组织表达水平远远高于除了胰腺之外的其他外周组织。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其表达在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受调控。但BACE1基因在脑神经元高水平表达的机制未明。阐明这一机制将对于设计针对β分泌酶治疗AD的手段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最主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迄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主要的病变部位发生于脑组织,特征性的脑组织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位于细胞外的老年斑、细胞内的纤维缠结和神经元的丧失。其中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Aβ),此蛋白来源于其前体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由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切割而产生。通过研究家族性阿尔茨海默氏病(FAD)发现,几乎所有病例都有致病性的Aβ产生增加。由于FAD 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病(SAD)之间非常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研究者相信Aβ水平的增加在SAD 发病中同样发挥着显著的作用。β位APP 切割酶(BACE1)是体内唯一的β分泌酶,是产生Aβ的关键的限速因子,BACE1 表达的体内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但BACE1 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的调控机制未明。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试图进一步阐明BACE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通过运用分子克隆技术和报告基因实验,本研究首先发现了BACE1基因具有启动子活性的最小区域的5撇边界和3撇边界,识别出了一个只有104个核苷酸的DNA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分别用删切和定点突变的方法识别出两个各含有约10个碱基的区域对于BACE1的基因转录至关重要,然后又通过多点突变报告基因实验发现了两个区域具有协同作用,2个点的同时突变几乎可以完全废除基因的转录,提示这一104碱基的区域可能即为BACE1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通过比较神经来源及非神经来源的细胞BACE1基因的转录活性,发现了位于上述的核心启动子上游的一个约20个碱基的区域参与了BACE1基因的细胞特异性转录调控。用酵母单杂交技术及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筛选和克隆了可能与上述细胞特异性的DNA区域相结合的蛋白质,并发现其中至少两种蛋白的表达增加与神经功能受损有关。此外我们还发现启动子区在缺乏基因转录起始点时,仍然具有启动子活性,提示至少在BACE1基因,在转录起始点之前的序列对于决定基因转录的起始更为重要,这一发现有可能改变目前对基因转录起始过程及机制的认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siRNA抑制BACE1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
HuD及其靶标lncRNA对阿尔茨海默病关键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
乳酸调控阿尔茨海默病神经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钙调神经磷酸酶作为阿尔茨海默氏病治疗靶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