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一枝蒿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有祛风除湿止痛,止血散瘀的功效。其有毒生物碱同时具有不同程度的镇痛、抗炎等生物活性。神经细胞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可以作为其毒性靶点。本项目旨在根据现代药理学应用于传统药物研发的基本模式,围绕雪上一枝蒿生物碱的神经毒作用及机制,采用膜片钳实验技术和整体动物实验,将雪上一枝蒿生物碱活性部位进行药效学及毒理学初步筛选,并对候选活性组分进行组效研究,探讨雪上一枝蒿生物碱活性成分群的"量-毒-效"关系,最终获得组成稳定,且又能符合组效关系的雪上一枝蒿活性组分群。并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荧光分析、实时荧光定量等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其生物碱活性成分对神经细胞活力、凋亡影响,以及对细胞内钙离子和氧自由基水平的调控作用,探讨雪上一枝蒿所致神经毒性的信号转导通路,在分子水平阐明其神经毒-镇痛效应的关系及毒性机制。为雪上一枝蒿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理论指导。
雪上一枝蒿为乌头属植物短柄乌头的干燥块根。有祛风止痛,止血散瘀的功效。该药材不仅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同时也存在严重的毒性反应。神经细胞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可以作为其毒-效靶点。本项目旨在根据现代药理学应用于传统药物研发的基本模式,围绕雪上一枝蒿的神经毒作用及机制,采用多种实验技术手段,初步筛选其活性部位,探讨活性部位的量-毒-效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神经毒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提取分离其活性部位并进行HPLC分析。急性毒性研究表明,氯仿部位的LD50为37.514 mg/kg,明显低于正丁醇部位的5492.337 mg/kg和石油醚部位的6766.928 mg/kg。雪上一枝蒿总提物及氯仿部位(5~20 mg/kg)对中枢性疼痛及炎性疼痛动物模型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安全范围较窄,20mg/kg以上的浓度即开始出现毒性反应。.2、膜片钳实验证实,雪上一枝蒿醇提物在一定浓度范围 (0.01-1 mg/mL) 对大鼠DRG细胞电压依赖性TTX-S钠离子通道最大电流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但是,2 mg/mL的醇提物对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的最大电流的作用却相反。2-8 mg/ml 醇提物能够剂量依赖性促进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的最大电流,可能与其毒性作用有关。各个活性部位对钠离子通道作用筛选结果表明,雪上一枝蒿乙酸乙酯部位和氯仿部位在一定范围内(0.1-0.5 mg/mL)均有不同程度抑制钠离子通道的作用,氯仿部位的活性较强,与动物筛选实验结果一致。.3. 细胞体外实验证实雪上一枝蒿醇提物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与抑制LPS所致的巨噬细胞分泌活性氧和一氧化氮有关。其醇提物及不同提取部位可不同程度抑制SP20、HepG2及Hela肿瘤细胞增殖,但相同剂量范围内(> 62.5 μg/mL),对正常Vero细胞也具有一定毒性。其中,氯仿和石油醚部位毒性最强。.4. 雪上一枝蒿可增加PC12细胞内多巴胺的释放,引起多巴胺能神经的氧化应激从而诱导细胞凋亡产生神经毒性。黄芩苷和甘草次酸通过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降低胞内钙离子的释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从而达到解毒的作用。.结论:雪上一枝蒿氯仿部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最高,是雪上一枝蒿主要毒性和活性部位。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它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作用。其量-毒-效关系研究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关系对齐的汉语虚词抽象语义表示与分析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优化研究生科研经历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基于陕西省高校2017年度毕业研究生的调查分析
滇南艾的化学成分研究
以beta-分泌酶为靶点的药用芦荟活性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以HDACs为靶点的抗肿瘤先导物的设计、合成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以宿主细胞蛋白为靶点的新型HCV抑制剂的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
以TGFβII受体为靶点的新型抗肾衰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