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属化学成分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296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柳继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郑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亚峰,邵彦江,郭明明,陈圆圆,关若飞
关键词:
抗HBV活性倍半萜内酯八角属
结项摘要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是新药研究的关键前提和基础,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简化和修饰,是一条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新药研发捷径。在抗病毒天然活性成分筛选中,我们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八角属植物中特有的seco-prezizaane类倍半萜内酯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并分离得到2个具有潜在抗HBV活性的化合物。本项目拟在原工作基础上,通过活性追踪对三种八角属植物展开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前期发现的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合成20-30个衍生物,力图将天然药物化学和现代药理学有机结合,初步阐明八角属中所广泛分布的seco-prezizaane类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抗HBV活性构效关系,以期发现结构新颖的抗HBV活性化合物,这将对创新药物的研究以及八角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简化和修饰,是一条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新药研发捷径。在抗病毒天然活性成分筛选中,我们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八角属植物中特有的seco-prezizaane类倍半萜内酯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试图对三种八角属植物进行深入的分离与结构修饰相结合以期发现活性较好的化合物。本项目按照原计划顺利完成了三种八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及东亚八角素前期结构修饰,并进行了抗HBV活性研究。目前,从三种植物中共分离95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0个,2个为新骨架化合物,1个入选2014年热点化合物,2个活性较好的新化合物申请了相关专利;通过对东亚八角素进行结构修饰共得到12个衍生物。同时根据专家建议,我们对seco-prezizaane类倍半萜内酯的其他活性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通过活性筛选发现具有一定的神经营养活性,目前该工作仍然在进一步进行中。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4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DOI:
发表时间:
5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DOI:10.16441/j.cnki.hdxb.20190247
发表时间:2019

柳继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8870104
批准年份:1988
资助金额: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闽产民间药物卤地菊的化学成分及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研究

批准号:31300285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陈庆
学科分类:C02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瓶尔小草属植物高黄酮抗HBV活性研究

批准号:3116007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万传星
学科分类:C0209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两种中国特有八角属植物中新颖结构抗柯萨奇病毒活性化合物的研究

批准号:2167226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马双刚
学科分类:B0703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乙型肝炎病毒(HBV)受体的探索研究

批准号:30070691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张瑞
学科分类:H2103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