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冠脉)"慢血流(slow coronary flow,SCF)"是指部分胸痛患者在冠脉造影时其冠脉并无明显狭窄而造影剂充盈缓慢的现象,于1972年由Tamb首先提出,在不明原因胸痛人群中的检出率为1-7%,但未引起关注,病理生理机制不明。其临床意义在于它可能是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的早期表现形式之一,可造成患者胸痛发作或胸部不适,影响生活质量。最新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炎症参与了冠心病不同表现形式的发生。我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SCF可能是一种新的冠脉综合征,炎症可能与其发生有关(SCI论文二篇),并已启动相关观察。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盲、单中心、对照、注册研究,拟采集SCF患者外周血及血单核细胞,系统观察患者血液中促炎与抗炎因子平衡,炎症细胞信号通路核因子-kB活性与SCF的关系,以期验证我们提出的SCF炎症机制假说,为SCF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FOXO4调控NEAT1转录介导冠状动脉慢血流左心室心肌血流灌注的作用机制研究
冠脉慢血流综合征的炎症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与他汀干预
MEF2A/miR-92a/GDF11信号轴调控冠状动脉慢血流血管内皮功能及左心室功能的作用机制
冠状动脉扭曲的血流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