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运蛋白和在体采样-多维液质联用技术的药对配伍规律的方法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30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洪战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闻俊,乐健,周婷婷,叶晓霞,赵卫权,张寅瑛,刘强,王晓玲
关键词:
转运蛋白方法学药对配伍在体采样多维液质联用
结项摘要

中药药对配伍规律的研究尚缺乏点面结合较系统的方法学,阻碍了中药配伍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本课题以经典镇痛验方元胡白芷药对为研究对象,从药物转运蛋白的角度切入,采用大鼠在体微透析-多维液质联用技术,研究该药对物质基础及其相关成分对肠道转运蛋白的调控,寻找转运蛋白的可能底物;应用脑部微透析和体外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研究该药对配伍对血脑屏障转运蛋白的作用,以及在脑部的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探讨该药对在透过BBB时的协同配伍作用,揭示其跨血脑屏障的转运和脑部代谢规律;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构建基于转运蛋白和在体采样-多维液质联用技术的方法学,并能应用于类似中药药对(复方)的配伍规律研究,为现代方剂配伍提供方法借鉴和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中药配伍规律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目前的研究多数是围绕单个方剂,没有相对系统的方法学体系,可借鉴性较弱。本项目以元胡白芷药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UPLC-Q-TOF-MS/MS联用技术筛选含药血浆和脑匀浆样品的镇痛活性成分,最终鉴定出入血的主要原型成分有22种,入脑的原型成分主要有14种。从单体、单味药材、药对配伍三个层面,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和体外Caco-2细胞转运两种模型,并结合转运蛋白,研究元胡白芷药对的肠道吸收转运机制及配伍影响。建立了大鼠肠灌流样品中元胡白芷药对11个主要成分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结果发现元胡8个生物碱在十二指肠均有较好的吸收,白芷香豆素成分在三个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元胡白芷配伍后,BBR、PTP、ACP、JAR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显著增加,从吸收角度证明两药配伍的合理性。加入转运蛋白P-gp的抑制剂维拉帕米后,BBR 、PTP 、JAR 、BGP的Papp均显著提高, 表明可能是P-gp的底物。加入MRP2抑制剂丙磺舒后,8个生物碱成分的Papp显著升高,白芷3个成分并无显著性变化,表明生物碱的转运可能涉及MRP2的外排作用。以非靶标性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该药对对大鼠的止痛机制以及在血液及脑相应部位引起的内源性物质变化,结果发现福尔马林致痛模型主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16种,元胡主要是对氨基酸代谢及核苷酸代谢进行调节发挥镇痛作用,而白芷主要是调节磷脂代谢,药对则是元胡和白芷调节通路的综合结果;同时采用HPLC-MS/MS联用技术对在药对及相应单味药作用下的神经递质进行代谢物靶标分析,结果表明元胡、白芷的配伍使用在DA、NE、5-HT及其代谢物水平上则显示出增效减毒作用,首次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揭示元胡白芷药对配伍机制。建立了清醒SD大鼠脑在体微透析采样模型,采用HPLC-MS/MS联用方法,同时获取外源性药物成分与内源性神经递质在药对或其相应单味药作用下的动态信息,结果表明药对组中的9种单体药动学行为较之其相应单味药具有明显变化,两药伍用后能有效降低纹状体中Glu的含量和增加5-HT的含量,表明具有协同增效与减毒作用。本项目结合多种技术,从药动药效的角度对元胡白芷药对的配伍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构建了基于转运蛋白和在体采样-多维液质联用技术的方法学体系,可应用于其他中药药对的配伍规律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3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微流控芯片结合多维液质联用技术的抗真菌药物活性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批准号:8137337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洪战英
学科分类:H3410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肠道转运机制的白芷药对配伍原理研究

批准号:3096051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廖正根
学科分类:H32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磁珠与液质联用技术的青娥方雌激素样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批准号:8140306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柴欣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选择性衍生化和液质联用分析组蛋白H3后修饰的组合模式的方法学研究

批准号:2160515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廖日晶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