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我国产品贸易大量顺差的同时,服务贸易持续逆差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事实上,高端产品进口值中有相当比例本应属于服务贸易进口的高端增值服务,却因统计口径问题而不得不计入货物贸易进口。这部分"隐性服务贸易逆差"如果显性化的话,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形势更加严峻。本研究把制造业服务创新能力的发展放在了缩小服务贸易逆差和调整服务贸易结构的视角下,基于实证观察和调研,提出了"制造业动态价值网络重构能力"这一拥有产业与区域双重维度的概念工具,作为连接宏观贸易问题实证研究与微观企业系统集成能力积累的重要中介概念。本研究的核心论点是:价值网络重构能力,是在新一轮技术经济范式下缩小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纠正服务贸易结构失衡问题以及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培养具有"创造需求的定制服务能力" 的企业,是实现中国制造业在产业链上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的组织保证。
研究内容及主要发现:1)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 Paradigm)转换的研究:由大生产范式转向基于ICT的灵活范式。这一轮新技术经济范式给我国制造业服务创新带来了崭新的机遇,使得区域制造业价值网络的变革与重构成为可能。2)制造业价值网络重构能力体系研究。提出制造业价值网络的重构,与原有制造业价值链相比,具有三个关键特征,其中“创造需求的定制服务能力”是制造业价值网络重构能力的基础与核心。培养具有“创造需求的定制服务能力”的企业,是实现中国制造业在产业链上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的组织保证。制造业价值网络重构的战略意义:在于发展创新服务业,满足制造业升级的需求。提升制造业附加值,在更高价值环节占据和攀升。重塑制造业的竞争优势。3)创新服务业研究。基于在实践调研中发现的新的组织模式、新的管理实践和运营实践、新的组织实体和新的制度创新,聚焦于创新服务产业中服务创新是如何在实践中展开的,其对产业价值链的影响以及对创新能力发展的意义,集中分析了当前我国创新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特点,并就当前急需推进的重点领域进行了探讨。除此之外,随着产业实践的变革和经济转型的深入发展,本项目还对近两年产业发展新的实践中的制造业服务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环节“用户驱动的创新”、“中国智造的小数据竞争优势”(Small Data)方面进行了探索性扩展研究,包括:4)用户驱动的创新(User-Driven Innovation)研究。研究发现:1、特别对于用户主导的产业部门来说,用户介入创新会增强产品开发和研发创新的绩效和效率。2、理解和管理用户需求的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用户介入创新的绩效。3、用户导向战略将会提升用户的角色。4、与用户互动的频率和方式将会影响到研发创新过程中的用户角色。5)“小数据竞争优势”在价值网络重构系统中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基于深度案例分析和比较案例研究,对中国制造业价值网络重构模型与服务创新的演化路径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建构,为支撑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及制造业产业升级方面提供了具有很高战略性和现实性的决策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对产品创新的增强效应研究
大数据能力对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与资源编排视角
关系镶嵌结构与网络能力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的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