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详的严重精神疾病。根据谷氨酸功能低下假说建立的动物模型因能较精确地模拟精神分裂症而受到关注。与成年期给予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相比,新生期阻断NMDA受体能引起更长久的行为和神经生物学改变,提示脑发育过程中结构和组织发生了持久的变化。前脉冲抑制(PPI)是一种衡量感觉运动门控的指标,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动物模型均可表现出PPI的损害。NRG1与ErbB受体在神经系统发育与可塑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参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过程。NRG1-ErbB对NMDA受体有直接作用,同时NMDA受体功能状态改变亦可以影响NRG1与ErbB4的表达。本研究旨在观察新生期阻断NMDA受体后,对大鼠幼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PPI的影响,同时观察NRG1-ErbB信号系统的改变,探讨该信号系统是否参与了形成脑发育异常的过程,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线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胚胎期铅暴露对感觉运动门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谷氨酸NMDA受体基因敲除对前庭通路的影响
NRG1-ErbB信号系统在谷氨酸功能低下大鼠模型和抗精神病药物药理机制中的作用
人参皂甙Rd对NMDA型谷氨酸受体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