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黄土的释光年代学及晚第四纪气候变化模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214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李国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兰州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魏海涛,范天来,刘小康,温丽娟,吴铎
关键词:
年代学释光技术气候变化第四纪黄土沉积
结项摘要

Xinjiang,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sian, is significant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lies, where whether past climate change in phase with monsoonal region in East China has been in controversy. Widely distributed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Xinjiang are potential records of studying late Quaternary climate change on orbit and sub-orbit scales. Due to lack of organic materials for reliable C-14 dating in Xinjiang loess, 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technology seems to be the primary choice of establishing loess chronology. However, OSL dating using quartz grains has shown several problems in Xinjiang loess. While 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IRSL) dating of Potassium feldspar (K-feldspar) is an alternative choice for Xinjiang loess. This study tries to select typical loess profiles deposited during last interglacial from Yili, northern foothill of Tianshan Mt. and northern foothill of Kunlun Mt. to explore new OSL dating method usinge K-feldspar grains by multi-elevated-temperature post-IR IRSL (MET-pIRIR), as well as problems occurring in traditional OSL using quartz grains. We attempt to use different reliable OSL dating methods for Xinjiang loess, to establish last interglacial loess-paleosol chronology. Combining loess-paleosol chronology, environmental magnetic parameters, grain size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isotopes, climate evolution of orbital scale during last interglacial as well as of sub-orbital scale during last glacial and Holocene in Xinjiang can be well understood, thus providing knowledge of recognize how westerlies,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ice volume could affect climate change in Central Asia.

西风环流显著影响的新疆地区,气候变化模态是否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不同一直存在争论。较广泛分布的新疆黄土为开展轨道尺度和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提供了良好记录,晚第四纪以来新疆黄土因缺少可靠碳14测年材料,光释光测年成为建立晚第四纪新疆黄土年代序列的主要途径,但光释光测年在测定新疆黄土时面临困境。本研究拟选择新疆伊犁、天山北麓和昆仑山北麓末次间冰期以来的典型黄土剖面,探索新的释光测年方法,使用钾长石红外释光MET-pIRIR测年方法,并研究传统释光测年中石英颗粒测年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可靠的光释光测定新疆黄土的方法,最终建立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年龄框架。结合黄土-土壤序列,选择环境磁学参数、粒度指标和有机碳同位素指标,认识末次间冰期旋回轨道尺度,末次冰期内部和全新世内部亚轨道尺度的气候变化历史,讨论新疆气候变化模态,为理解西风环流、东亚夏季风和北半球冰量变化对中亚气侯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依据。

项目摘要

较广泛分布的新疆黄土为开展轨道尺度和亚轨道尺度中亚干旱区气候变化提供了良好记录,该地区黄土记录的古气候变化由于缺乏可靠年龄还存在较大争议。本课题通过对天山北麓30米厚BYH10剖面和2.8米厚LJW10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粗颗粒(63-90 μm)石英光释光(OSL)和钾长石红外后红外释光(pIRIR)测年研究,开展了石英OSL信号和钾长石pIRIR信号可靠性分析,进行了石英和和钾长石年龄的相互验证。结合黄土沉积记录,古环境代用指标,高分辨率年龄序列重建了晚第四纪中亚干旱区的气候变化模式,探讨了可能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石英OSL测年可用于40 ka以来天山北麓黄土样品的年龄测定,石英OSL测年用于伊犁河谷样品时存在由灵敏度低导致的离散度高的问题。使用激发温度290 °C的钾长石pIR50IR290和pIR200IR290信号可用于至少150 ka以来天山北麓和伊犁河谷更新世黄土样品年龄测定。使用激发温度170 °C的钾长石pIR50IR170信号可以用于粗颗粒和中颗粒(38-63 μm)全新世黄土样品年龄测定。天山北麓黄土沉积主要发生在倒数第二次冰期和末次冰期,黄土沉积存在大于50 ka的沉积间断。黄土沉积与区域内石笋生长记录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具有可对比性,在冰期黄土快速堆积,石笋缺乏生长,在间冰期黄土停止沉积而石笋大量生长。中亚干旱区在轨道旋回尺度主要为冰期冷干、间冰期暖湿的气候模式,与东亚季风区一致。中亚干旱区早全新世整体为干旱环境,有效湿度在中全新世~5.8 ka开始到逐渐增强,其中5.8-4.9, 4.6-3.9, 3.3-3.0 ka为有效湿度进一步显著增强时期,与东亚季风区早全新世干旱,中全新世湿润,晚全新世相对湿润的气候模式不同,印度季风驱动的北半球大气环流遥相关(CGT)在全新世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中亚干旱区有效湿度变化的原因。本课题通过开展天山地区黄土钾长石pIRIR测年方法学研究,为建立中亚干旱区黄土记录可靠年龄框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基于黄土记录重建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和亚轨道尺度全新世内部气候变化模式,为理解中亚干旱区在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模式及驱动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5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李国强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47224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57221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7613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0005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850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40333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87223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7209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0005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0546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9008503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77121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73800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9478038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0205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0123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37614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97516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605029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7118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0130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7007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560014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7837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7608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778032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8905002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97509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67234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0922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10304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07038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67522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7200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疆晚第四纪黄土沉积特征与古气候变化

批准号:49671009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叶玮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黄旗海晚第四纪湖泊演化的长石释光年代学研究

批准号:4170100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静然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晚第四纪以来青藏羌塘高原令戈错水位变化与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批准号:4130100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潘宝林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晚第四纪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尕海和托素湖古湖岸堤光释光年代学

批准号:4100206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樊啟顺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