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表是否存在经脉循行线以及经穴效应机理,是当前经络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已有足够证据表明经络现象是正常生命现象的一种生理学表征,它与人体功能调控密切相关,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现有研究表明应用形态学方法开展经络研究困难很大,至今未获成功。前期工作表明,从检测经脉腧穴理化特性着手,进而研究经穴生理功能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本项目紧密围绕经脉穴位效应规律及其传递载体等关键科学问题,应用生物医学光学的测量新技术,开拓经络学现代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通过研究光波辐射与人体经脉腧穴相互作用,特别是研究一定光波辐照经脉的传输特征与规律,提示光诱发经穴效应的光生物物理本质及其规律,探索经穴效应的特征参数及其与一定的人体生理调控作用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将为经络的现代研究开拓新思路,促进医学光子技术在针灸经络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推动中医经络理论研究发展。
通过经穴生理功能研究经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本项目应用生物医学光学的测量新技术考察光波辐射与人体经脉腧穴相互作用,揭示了光诱发经穴效应的若干生物物理本质。首先,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及光谱分析仪研究激光辐照及动脉压迫对穴位组织及非穴位组织的光学参数的影响。其次,利用生物发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BRET)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LSCM)研究激光辐照对腺苷受体的作用以及腺苷受体对钙离子浓度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腺苷参与了激光辐照的生理效应,且调节钙离子浓度是腺苷受体实现其功能的一个途径。该项研究成果初步诠释了激光针灸镇痛的一种分子机制。再次,通过动作电位编码的光学二次谐波信号模拟神经纤维膜电位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检测动作电位编码的二次谐波技术可为脱髓鞘引起的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合成一种新型树枝状酞菁聚合物纳米探针用于研究针灸效应分子机制。本研究开拓了经络现代化研究新思路,促进了医学光子技术在针灸经络领域的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生物医学光学与红外技术的经络现象研究
经络生理实质的研究
基于药效与药代的经络腧穴研究
经络信息检测、信道辨识与特征提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