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效与药代的经络腧穴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71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倪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余华,林静瑜,周春权,姚欣,吴华嵩,陈晓明
关键词:
经络穴位给药药物动力学穴位注射疗法药效特异性
结项摘要

中医经络理论指导的穴位注射疗法在临床已有许多报道,由于这种疗法的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和科学诠释,因而阻碍了其推广应用。本项目在前期证实经络穴位给药具有药效特异性的基础上,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以结构和疗效确切的药物为探针,采用高效液相及液质联用等色谱分析技术,通过测定不同途径(心包经线上若干个穴位或非穴位点)给药后不同时间或不同效应期血液及靶器官中的药物浓度,对比分析正常动物或病理模型动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测定心律失常程度、血清高敏C蛋白和心肌组织N+_K+_ATP酶活性并进行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研究,阐明经络穴位给药的药效特异性是经脉组织能依据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调整药动学特性,使药物快速吸收、发挥作用,达到增效减毒的特殊效果。本研究克服以往文献报道的单个穴位实验结果的局限性和偶然性,强调整条经脉的调节功能和规律性,对针灸临床将有学术指导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拟在前期证实经穴组织给药具有药效特异性的基础上,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以结构和疗效确切的药物为探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酶联反应技术测定正常动物或病理模型动物的心包经穴位或非穴位给药的血药浓度、靶器官药物浓度等体内药动学参数,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和心肌组织N+_K+_ATP酶活性,并进行药动学和药效学分析研究。探索经穴组织给药药效特异性的可能机制是经脉组织能依据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调整药动学特征,或者使药物快速吸收、发挥作用,或者使药物吸收缓慢、作用减弱。实验结果表明动物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穴位组织能延缓药物(即毒物)吸收,血药浓度低,药效低(即毒性反应小);动物在病理状态下,穴位组织给药组的治疗效果好,药效强,但血药浓度未出现增高的趋势,这说明除药物的作用外,针刺在机体病态模型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穴位注射含有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本研究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标书提出的理论假设,再次从动物模型上证实针刺疗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揭示经络线上穴位及非穴位点具有相同的作用规律,对针灸临床应用有较好的学术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2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3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4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DOI:10.3760/cma.j.cn371439-20200423-00009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DOI:10.14148/j.issn.1672-0482.2020.0736
发表时间:2020

倪峰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非线性动力学与噪声随机共振理论的经络腧穴钙离子振荡研究

批准号:8130291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广健
学科分类:H31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朝医四象体质的SNAP-经络腧穴特异性研究

批准号:8176090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金春玉
学科分类:H3120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腧穴与微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39570541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穆祥
学科分类:C1807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数字人体力反馈角度的腧穴针刺研究

批准号:8107295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严振国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