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与乙肝,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疾病。MRSA感染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成为人们健康与生命的主要杀手。临床一线治疗药物仅有万古霉素,而该药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人类对新的抗MRSA药物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新抗MRSA资源的开发是研究热点。从海洋生物中寻找新的高效抗MRSA药物成为发现抗生素的新途径。本课题旨在通过天然产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配合,以MRSA为靶标,结合现代色谱学,波谱学,色谱-波谱联机技术,快速排重并分离,结构确定3种南海柳珊瑚中新八放烷二萜,改构活性成分,发现生产新的抗MRSA活性二萜,研究抗MRSA活性与结构关系,总结出显效基团,以期得到有效抑制或逆转MRSA的活性二萜,并从化合物作用于菌体后对细胞器的影响,以及对相关基因、蛋白表达,酶的影响与抑制等多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为研制柳珊瑚来源的新型抗MRSA抗生素奠定基础。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与乙肝,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疾病。MRSA感染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成为人们健康与生命的主要杀手。临床一线治疗药物仅有万古霉素,而该药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人类对新的抗MRSA药物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新抗MRSA资源的开发是研究热点。从海洋生物中寻找新的高效抗MRSA药物成为发现抗生素的新途径。通过天然产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配合,以MRSA为靶标,结合现代色谱学,波谱学,色谱-波谱联机技术,快速排重并分离,结构确定3种南海柳珊瑚中新八放烷二萜,改构活性成分,发现生产新的抗MRSA活性二萜,研究抗MRSA活性与结构关系,总结出显效基团,得到有效抑制或逆转MRSA的活性二萜,并从化合物作用于菌体后对细胞器的影响,以及对相关基因、蛋白表达,酶的影响与抑制等多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为研制柳珊瑚来源的新型抗MRSA抗生素奠定基础。完成本项目3种南海柳珊瑚,蕾二歧灯芯柳珊瑚Dichotella gemmacea,脆灯芯柳珊瑚Junceella fragilis,疣状柳珊瑚Verrucella umbraculum的八放烷二萜化学成分,抗MRSA活性等研究内容,分离鉴定出一批具有新颖结构和抗MRSA靶向活性的八放烷二萜;发现若干个具有显著抗MRSA活性和具有抗菌应用开发前景的先导化合物。通过本项目的开展促进、带动我国海洋天然产物学科的发展,为我国柳珊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内外交流和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海洋天然抗菌剂奠定基础。.(1) 分离鉴定120个单体化合物,其中结构新颖的化合物50个。.(2) 发现5个抗MRSA靶向活性强的化合物。.(3) 发表SCI论文14篇,普通英文论文2篇,1篇中文核心期刊,2部英文著作章节。获得国内发明专利3项。.(4) 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3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具有抗糖尿病活性卡山烷二萜的发现与构效关系研究
新型松香烷型二萜抗RA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研究
杉科植物中松香烷型二萜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的发现及构效关系研究
乳香中调节脂质代谢西松烷二萜类成分的发现、作用机制与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