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双阳C基因型患者表面抗原sI126T/S和sS143T突变对血清学检测的作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57206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刘维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卢洁,杨庆源,陈岩,何萍,彭烨,刘妍,钟琦
关键词:
突变表面抗原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结项摘要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is an important biomarker for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i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The HBsAg quantification assays have also been shown to be a useful biomarker for predicting sustained biological response. Our previous work has shown that the mutation sI126T/S and sS143T of HBsAg may largely attribute the coexistence of HBsAg and HBsAb in Chinese Chronic hepatitis B genotype C patients. We planned to expand the size of sample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mutation sI126T/S and sS143T of HBsAg may cause the coexistence of HBsAg and HBsAb; clarify the change of HBsAg antigenic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detection. The influence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ill be evaluated; the changes of the mutant and wild type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the response to the antiviral therapy will be assessed; the antibodies for the mutant will be prepared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detection. Our study will improve the prediction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response, occult hepatitis diagnosis, the screening of the blood source and the monitoring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感染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指标,其定量检测临床应用日渐重要。在我们前期工作中,发现中国慢乙肝患者表面抗原和抗体同时阳性的患者以C基因型为主,且表面抗原sI126T/S和sS143T为代表的突变可能是其抗原抗体同时存在的主要原因。本课题中,计划扩大标本量,进一步明确慢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双阳C型患者sI126T/S和sS143T突变是影响其血清学检测的主要位点;明确由此引起的抗原性改变及其程度,及对定量检测和疾病诊治的影响;体内体外水平研究突变株和野生株的功能改变,以及对干扰素等药物治疗反应性的改变;并制备针对双阳标本常见的突变(如sI126T/S和sS143T等)抗体,提高抗突变检测能力和灵敏度。藉此用于改善临床治疗应答的预测、隐匿性肝炎的诊断、献血源的筛选、肝癌高发人群的监测等临床检测应用,提高准确性和灵敏度。

项目摘要

本课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扩大标本量完成了检测327例HBsAg和HBsAb双阳病人血清,以及305例HBsAg阳性的对照血清,收集相关临床参数、肝功能检测、免疫学(主要是两对半)等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基因型、HBeAg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参数并无统计学意义。测序分析后发现突变对HBsAg抗原性影响,及与其亲水性、等电点及糖基化之间的关系如下:发生S143T时,其亲水性、抗原性指数和蛋白表面可能性分别为1.50、2.88、5.00,对周围5个氨基酸的影响平均升高为:0.23、0.17和0.41;发生I126S时,其亲水性、抗原性指数和蛋白表面可能性分别为:0.05、-0.05、0.28,对周围氨基酸影响平均升高为:0.41、1.26和1.21。同时比较了Elecsys 和 Architect 两种方法的定量结果,双阳标本在不同检测系统的HBsAg定量的变化较小,对临床疾病诊治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比较了双阳标本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频率分布研究,发现我们分析比较后发现这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频率无明显差异性。同时我们针对双阳标本,建立了新的HBV检测系统或者方法,提高检测的能力和灵敏度,以期作为双阳患者HBsAg定量的辅助诊断,提高临床对此类患者HBsAg定量的准确性,包括利用环介导的等温扩增快速检测HBV的突变等以及微滴数字PCR在HBV DNA定量检测中的应用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2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3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DOI:10.13930/j.cnki.cjea.181086
发表时间:2019
4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DOI:10.19591/j.cnki.cn11-1974/tf.2019090011
发表时间:2022
5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突变对隐匿性HBV感染表面抗原血清学检测的影响

批准号:8110132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黄象艳
学科分类:H26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叶下珠抗菌和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转阴活性成分研究

批准号:29362006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万振先
学科分类:B0703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乙肝表面抗原与亲环素A相互作用在乙肝炎症反应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0017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田晓晨
学科分类:H0309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乙肝表面抗原诱生的髓系抑制性细胞在乙肝慢性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193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胡芸文
学科分类:H2103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