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经典心梗模型,借助显微图像分析、免疫组化、RT-PCR等技术,通过观察梗死区和边缘区心肌组织微动脉变化、毛细血管开放率和分布、毛细血管周细胞形态结构和数量及内皮细胞的变化,结合心脏功能和梗死,阐明冠脉微血管结构完整性破坏和功能下降影响供血情况;观察心肌组织eNOS和ET-1表达、血浆sEPCR和sTM表达以及血浆PGI2、TXB2和NO、ET-1的变化,阐明血管损伤活性物质的分子调控情况;观察心室重构发生发展及其有关信号转导变化对微血管功能的进一步影响。从而揭示益气活血中药改善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及对相关调控分子的作用机制,建立防治心肌缺血的微血管直观指标评价体系。以气血理论为指导,基于中医学"心主血脉"理论依据,分析心脏、血管和活性物质的相关功能性和组织结构基础的变化,探索"心主血脉"相关理论基础;分析血管分泌调控分子的水平和功能改变,结合心脏功能情况探索"心气"的相关功能基础。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心梗大鼠冠脉微血管障碍及相关调控分子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雄性SD大鼠LAD制备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组、培哚普利组和益气活血中药组。借助先进综合集成技术,观察7、28天不同时点心肌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周细胞计数、心脏指数(HWI),缺血边缘区NO、ET-1、PGI2、TXA2、EPCR、sTM、MMP2、TGF-β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MVC、周细胞计数、HWI明显增加(P<0.05),MCD明显降低(P<0.01),NO、PGI2、EPCR、TM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ET-1、TXA2、MMP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对心梗大鼠冠脉微血管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TGF-ß信号通路及MMP2等相关调控分子的作用来改善心肌缺血,是防治心肌缺血较有前景的中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网状Meta分析
理气化痰活血方药对大鼠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温阳、益气方药长期应用对心梗后心衰大鼠RAAS的影响及时相性变化研究
巯甲丙脯酸对急性心梗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作用的研究
益气活血方剂对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相关及全基因表达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