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对农户福利不平等的影响机理与效应研究——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90306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祝仲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9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20-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不平等农户福利数字鸿沟可行能力理论
结项摘要

Whil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agriculture has brought information dividends to rural residents, the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has led to the spread and deepening of the digital divide, which is likely to form the Matthew effect, widen the gap between the poor and the rich, and even cause new social inequality..This project aims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digital divide on the welfare inequality of rural residents. Firstly, we establish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following information economics theory and the logical chain of “digital divide - digital capital difference - welfare inequality”. Subsequently, the project aims to construct the welfare index for rural households following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Next, we depicts the difference of the impact of digital divide on rural residents’ welfare in individual micro level, and uses Gini coefficient and other indicator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digital divide on rural residents’ welfare gap in regional macro level.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we explore ways to narrow the welfare gap of rural residents and improve their welfare level..This project expands the application of capability approach and the field of digital divide research,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 and the Internet development process. It also helps to optimize the Internet tools, bridge the digital divide, contributing to bring rural residents more senses of achievement and happiness.

互联网与三农的深度融合给农户带来信息红利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数字鸿沟现象蔓延加深,极有可能形成马太效应、拉大贫富差距,甚至引发新的社会不平等。.本项目旨在系统考察数字鸿沟对农户福利不平等的影响机理与效应。首先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遵循“数字鸿沟→数字资本差异→福利不平等”的逻辑链条建立分析框架。随后结合Sen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农户福利指数。接下来,微观上刻画个体层面的数字鸿沟对农户福利影响的差异性,宏观上运用基尼系数等指标考察地区数字鸿沟对农户福利差距的影响。最后,从弥合数字鸿沟视角下,探讨缩小农户福利差距、提升农户福利水平的实现路径。.项目不仅是可行能力理论应用上的一次有益拓展,更是数字鸿沟领域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对解析数字鸿沟,审视互联网发展进程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优化互联网工具、弥合数字鸿沟,让更多农户共享互联网时代成果,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项目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互联网与“三农”领域的融合不断拓展与深化。在给农民带来信息红利的同时,互联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的数字鸿沟现象也呈蔓延加深之势,有可能形成马太效应、引发新的社会不平等。本项目遵循探究信息技术如何嵌入农村社会影响农户福利这条主线,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聚焦乡村数字化发展,旨在重新审视互联网发展进程,并尝试解析数字鸿沟现象,以探讨扩大信息红利、弥合数字鸿沟的实现路径,让更多农户共享互联网时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以“实质自由”为目标,从政治参与、经济条件、社会条件、防护性保障及精神感受等五个方面提出农户福利的测量模型,并通过构建“数字鸿沟→数字资本差异→农户福利不平等”的逻辑链条,建立起数字鸿沟对农户福利的分析框架。第二,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信息技术采纳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第三,基于淘宝村的实地调研,通过系统比较淘宝村与非淘宝村农户的福利差距,测度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红利与数字鸿沟。.项目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归纳为:第一,结合国内大型微观数据库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知,农户综合福利水平偏低且存在区域及代际等层面的异质性。第二,信息技术采纳会带来信息红利,表现为信息技术采纳有助于增加农户收入及其多样性,还能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升生活满意度。第三,淘宝村发展有力地带动力农户收入水平提高,但淘宝村与非淘宝村之间发展“鸿沟”仍非常明显,可能阻碍共同富裕的实现,亟需公共政策予以平衡。.本项目运用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是该理论经验应用的一次拓展与深化。项目沟通了信息技术要素与农户福利之间的关联,是信息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交叉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梳理信息技术在农户福利中作用的一次重要实践。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2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DOI:10.14116/j.nkes.2021.03.003
发表时间:2021
3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祝仲坤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可行能力的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方式偏好研究

批准号:4130119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武艳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数字鸿沟还是信息红利:信息供给对我国水产品市场价格离散、渔民生产决策和福利的影响研究- - 以手机为例

批准号:7107308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陈洁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政府主导下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不平等影响研究:作用机制与政策调控

批准号:7137312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诸培新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作用研究

批准号:7107312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薛伟贤
学科分类:G03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