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城乡数字鸿沟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现有文献中缺乏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作用机理的系统研究,特别是阻尼作用模型的直接研究。本项目在长期调研与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阻尼概念以及经济"增长阻尼"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对阻尼作用进行定量研究。首先,从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的表现、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以及测度实证研究出发,探讨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深入分析阻尼效应;其次,研究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作用机理,以揭示阻尼作用系统、阻尼作用的因果链和作用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作用模型,并对三种不同状态城乡数字鸿沟的阻尼作用进行仿真;最后,提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以加速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策略及建议。本项目的研究可以为今后我国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推进城市化并实现城市化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
快速推进的信息化和城市化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两大特征,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信息化对中国城市化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却阻碍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借鉴物理学中的阻尼概念及经济“增长阻尼”理论,从“阻尼效应”这一视角分析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的现实阻碍,构建理论模型对阻尼作用进行定量研究,并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入手提出促进我国城市化的政策建议。.研究分为四个部分:.(1)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及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本部分运用规范分析及因子分析法,认为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的外在表现分为信息接入、信息利用和信息消费三个层面;城乡居民对信息需求水平的差距和传媒大众对城乡信息供给的不均是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形成的主要原因;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的测度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城乡数字鸿沟扩大了1.84倍,这说明虽然城乡信息化水平总体在提高,但城乡差距却在扩大;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的影响可以划分为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效应、对二元社会结构的固化效应以及对农村人口的排斥效应三种效应。.(2)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作用机理。本部分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提出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作用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城乡数字鸿沟子系统、城市化子系统和耦合子系统;阻尼作用系统因果关系是负的,阻尼作用系统中的“源”(城乡数字鸿沟变量)与“汇”(城市化变量)反方向变动;中国城乡数字鸿沟主要通过经济、技术、社会三种途径对城市化产生阻尼作用。.(3)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包括阻尼大小和阻尼系数)测度和仿真。本部分运用情景分析法,从政府是否针对城乡数字鸿沟采取政策的角度设计基准情景和目标情景,构建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大小和阻尼系数的测度模型,提出城乡数字鸿沟耗损城市化进程动力的能力是稳固存在的,城乡数字鸿沟耗损科技进步动力的能力远大于耗损经济发展动力。.(4)分析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战略与对策。本部分运用WSR法,以加速农村地区信息化为手段,推动城市化发展为目标,从“物理”的层次分析城市化发展演进规律,从“事理”的层次为缩小我国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市化发展进行战略规划,从“人理”的层次提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市化六项项建议和四项保障,为今后我国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推进城市化提供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创业者的工作家庭冲突① ———基于角色转型的视角
巴东组泥岩水作用的特征强度及其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基础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医疗保障的统筹模式研究:效应评估与最优模式选择
城市化进程中的非正规部门形成与动态演化: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