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其感染的前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紧密粘附素与其受体Tir的结合是引发粘附与擦拭(A/E)损伤造成感染的关键。Tir作为O157细菌表达的蛋白却在宿主细胞上发挥作用,其如何转位并整合至肠上皮细胞膜迄今未见报道。了解其转位过程及机制对阐明O157的致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基于目前对Tir蛋白认识和宿主细胞膜蛋白转位的研究,本课题拟通过基因敲除、免疫组化、免疫电镜、Western-blot和 RNAi等技术,观察野生型、内质网转运蛋白识别基序突变后的O157菌株感染HeLa细胞以及内质网摄取、转运和高尔基体形成转运小泡相关基因分别过表达或抑制后Tir在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来验证Tir经细菌分泌转导入宿主细胞、再借助细胞内膜系统整合至宿主细胞膜表面可能的转位途径。预期研究结果可发表SCI论文2篇,培养博士1名、硕士2名。
病原菌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其感染的前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紧密粘附素与其受体Tir 的结合是引发粘附与擦拭(A/E)损伤造成感染的关键。Tir 作为O157 细菌表达的蛋白却在宿主细胞上发挥作用,其如何转位并整合至肠上皮细胞膜迄今未见报道。了解其转位过程及机制对阐明 O157 的致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基于目前对Tir 蛋白认识和宿主细胞膜蛋白转位的研究,本课题拟通过基因敲除、免疫荧光、免疫电镜、Western-blot 、亚细胞器提取和RNAi 等技术,观察野生型、内质网转运蛋白识别基序突变后的O157 菌株感染HeLa细胞以及内质网摄取、转运和高尔基体形成转运小泡相关基因分别过表达或抑制后Tir在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来验证Tir 经细菌分泌转导入宿主细胞、再借助细胞内膜系统整合至宿主细胞膜表面可能的转位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紧密粘附素胞外区与其受体结合片段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及功能研究
琥珀酸盐调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毒性的分子机制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Z3599基因的功能鉴定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CCP调节宿主肠上皮细胞抗感染免疫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