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作为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原,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阐明其致病机理对提高由该菌引起的暴发流行、生物恐怖的预防和处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决定感染与发病的关键,该菌通过III型分泌系统将紧密粘附素(Intimin)的受体(Tir)整合至宿主细胞膜上,与Intimin结合介导其在体内的定植、信号转导,导致宿主细胞的粘附擦拭损伤。解析Intimin-Tir结合片段复合物的结构有助揭示O157粘附定植的分子机制,据此发现高效特异的疫苗抗原表位和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本课题拟表达纯化复性的IntiminC、Tir-IBD,制备复合物,对之进行晶体培养、X线衍射和结构解析,进一步分析结合表位与药物作用靶点,并采用定点突变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其突变体和突变菌株,通过体外结合、细胞粘附和动物实验进行验证,为寻找O157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线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紧密粘附素受体Tir的转位机制研究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Z3599基因的功能鉴定
琥珀酸盐调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毒性的分子机制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CCP调节宿主肠上皮细胞抗感染免疫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