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0843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沈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帆,陈建军,胡靓,赵虎,任羿蓉,高圆菲,高亮
关键词:
营建模式建筑空间构成并重城中村社区内外使用者
结项摘要

More and more academic attention to urban villages has been paid with a rapid urbanization since last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as occurring lots of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criminals, bad living environment, illegal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s, and so on. The practice of improving urban villages has started for over ten years. However, it needs to be supported from the multi-perspective research of built environment, which is a very urgent issue. Based on the constant investigation of urban villages over 15 years, the research team put forwards the idea of urban-village community which is more about architecture space and compositional forms by paralleling the habitants of urban villages and the adjacent communiti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users). By looking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utcomes such as social science, economics, urban planning, and so on, this research aims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architecture space and compositional forms for urban villages of big cities by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To collect data of architecture space and compositional, occupants of before improvements and after; To analyze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To learn methodological experiences from good cases of urban regeneration internationally; To establish the digital models on the development, change, and composition of urban village architectural space; To seek the space-occupied modes and principles of habitants; To provide friendly-living places for migrant workers of rural areas.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伴随城市规模扩展出现的城中村现象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近十多年的城中村改造实践,急需建筑学科从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提供多角度多要素的学科支撑。从内外使用者并重视角、着眼与城中村空间构成密切相关的周边小区提出城中村社区的概念,探讨其空间构成模式,已经成为建筑学科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课题小组继承社科、经济、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持续15年城中村调研的基础上,以典型大城市为例,搜集城中村改造前后空间构成及使用状况的资料,分析周边小区对城中村改造前后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因素;同时,积极借鉴国内外旧城改造的思想、方法及过程,分析改造前后城中村内外使用者的空间使用规律,提出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设计理念,总结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建筑空间构成模式,为今后城中村改造提供一定科学依据的空间环境构成模式与方法,进而为城中村更新建设提供有益的学科支撑。

项目摘要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伴随城市规模扩展出现的城中村现象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近十多年的城中村改造实践,急需建筑学科从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提供多角度多要素的学科支撑。从内外使用者并重视角、着眼与城中村空间构成密切相关的周边小区提出城中村社区的概念,探讨其空间构成模式,已经成为建筑学科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研究以典型大城市为例,通过对不同类型城中村社区的空间构成及使用状况的研究,总结其空间环境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城中村社区层面上仅完成了旧村改造,未延续城市社区职能属性;二是规划层面上对村落特色与文脉延续体现出盲目性,与改造前职能和空间组织形态的多样性形成鲜明对比;三是空间层面上片面重视村民居住空间,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商服空间构成单一化,与实际使用需求不符,忽视自发型商业空间的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城中村社区营建案例的调查研究以及国外旧城更新优秀案例的比较研究,构建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社区营建理念,其理论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构建城中村社区结构;二是满足城中村社区内外使用者的空间需求;三是延续原社区体系的空间结构;四是统筹与完善社区职能。城中村改造小区的职能定位,包含小区、社区和城市三个层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小区建筑空间构成的三种类型:社区中心型、社区副中心型和社区从属型。进一步开展不同职能定位下的空间组合分析:一是围绕公共住宅、菜市集市以及村民中心等空间,开展各个空间构成要素的组合;二是在单体建筑中对居住、餐饮和商服等空间的多样性进行空间组合与适宜性分析;三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改造小区进行组合方式与布局模式分析,总结内外使用者并重的城中村改造小区的建筑空间组合模式。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沈莹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30311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7110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0108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171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0273008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环境行为模式研究

批准号:5157829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黄蔚欣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西部乡村旅游社区多义空间构成与互动机理研究

批准号:4117112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赵振斌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CAS的社区空间适应性生成模式研究——以重庆、成都旧城社区公共空间更新为例

批准号:5150847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高伟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知识社区在线协作动态研究:构成、因素与演变

批准号:7160301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鹏翼
学科分类:G0414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