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RC)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生机制不详。肿瘤相关炎症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成为研究热点。文献报道:炎症因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环氧化酶-2(COX-2)在CRC中高表达;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在细胞增殖存活中起关键作用,但其在CRC中的研究极少。我们前期研究发现p-STAT5与CRC进展程度相关。但p-STAT5和COX-2在CRC中的相互关系尚无报道。我们推测p-STAT5通过调控COX-2表达参与CRC发病。为证实该假说,我们将应用STAT5干扰技术、STAT5抑制剂及激活剂、COX-2抑制剂和绿色荧光蛋白活体标记技术,从临床病人-细胞系-动物模型三个层次明确p-STAT5和COX-2在CRC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并从肿瘤相关炎症角度探讨STAT5与COX-2的相互关系。本课题将从新的视角阐明CRC分子发病机制,为CRC的预防及双靶点治疗提供新思路。
大肠癌是全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迄今为止,对于晚期病人的治疗手段仍然十分有限。如果能发现早诊的分子标记,才会更大程度的改善大肠癌的预后。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首先利用小鼠构建了炎-癌模型,通过在小鼠炎症性相关大肠癌模型中进行小鼠全基因组表达谱与microRNA谱芯片检测。对全基因组表达水平与microRNA 水平进行分析评价,从炎-癌组织标本中筛选出与脂肪、脂类代谢通路相关的9 个差异基因,以及另外与蛋白或酶类代谢通路相关12个差异基因。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与分析、基因调控通路分析、基因互作分析以及差异表达mRNA 与差异表达 microRNA 互作分析,高效、全面的揭示炎症在加速小鼠大肠癌发生的机制。随后我们在人的早期大肠癌细胞系和组织标本中进行了验证,确认联合检测可用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该项目为炎症促进大肠癌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数据与研究资料,为临床转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从"炎症消退障碍"角度探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
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重塑探讨益气扶正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从细菌生物膜角度探讨清热败毒合剂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miR-31在结直肠癌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