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公司制改革的中国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是缓解了管理层的委托代理成本,还是成为管理层寻租的工具,即我国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问题,引起研究者和监管层的关注,而2008年以来各国对高管薪酬管制的强化更凸现了该研究的紧迫性。国有产权为主体的所有权结构、国有企业的薪酬管制、仍处初级但不断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制度变迁等是中国具有鲜明特色的制度背景,其高管薪酬契约现状及如何随着产权差异、制度变迁而变化以及薪酬契约的经济后果,成为有趣的问题,能够为高管薪酬研究领域提供增量的贡献。本项目在构建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全面考察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现状以及变动趋势,检验我国企业薪酬机制的有效性,并进一步研究政府控制、市场化进程、公司治理等因素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同时,我们将探讨高管薪酬契约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以资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提供经验证据。
根据基金申请书的设计,本项目预定的研究目标是构建有效的高管薪酬契约的特征框架,继而研究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与公司治理等因素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同时初步探讨高管薪酬契约的经济后果,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质量的改革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理论框架与经验检验,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以及高管薪酬契约的负面效应等。.项目开展期间的学习和研究基本上沿着该计划和目标开展,在项目开展过程,随着我们对项目把握的逐渐加深,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的不断增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对研究目标和计划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和取舍,具体原因和调整如下:.由于2009 年以来日益显性化的诸如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级别之间等薪酬差距引起社会公众与学者的关注,并基于检验有效契约假说与管理者权力假说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我们在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理论框架中增加了薪酬尺蠖效应变量。因此,本研究项目将以薪酬业绩敏感性、薪酬业绩粘性、薪酬锚定性与薪酬尺蠖效应四个变量作为核心指标,具体考察其在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实践中的存在性、影响因素及其后果。.总体上,项目完成比较顺利,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计划目标。完成并在《经济研究》发表论文2篇,文章提出的“薪酬粘性”和“薪酬尺蠖效应”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并吸引研究者持续跟进;在《管理世界》发表论文2篇,对经济学界的劳动收入份额研究提供了新的微观视角;与海外学者建立了学术联系,合作完成三篇英文工作论文,并已经进入投稿阶段。指导3名硕士研究生完成高管薪酬相关的硕士论文,并成功答辩顺利毕业。研究成果相继获得中国会计学会和上海市会计学会的优秀论文奖励。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动态高管薪酬契约研究:基于战略视角
企业获奖与薪酬契约有效性研究
互联网商业模式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与高管薪酬契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