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所做的痛反应。组织酸化就是这样一种常见的生理和病理性刺激,降低的pH值不仅可以调节相关的膜蛋白特性,如电压敏感的Na+通道、谷氨酸受体等,而且还可以直接激活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另外,当外周刺激激活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冲动,通过特异的传入纤维传至脊髓背角,刺激谷氨酸、P物质等化学性物质释放的同时,囊泡中的H+也一起被释放到突触间隙,兴奋背角投射神经元,经上行通路传递到脑干网状结构,在丘脑的不同核团进行整合加工,最后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正是因为痛觉通路受到多层次的调节,因此痛觉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那么,组织酸化是如何影响细胞兴奋性,而且H+能否和经典的神经递质一样参与了痛觉可塑性呢?对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宽痛觉传递的细胞分子机理,而且也将为临床药物提供新的理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脊髓背角内GRPR阳性神经元参与痒觉信息传递的机制研究
酸敏感离子通道与脊髓背角神经元活化的关系及参与慢性前列腺疼痛的实验研究
脊髓背角突触传递效率与突触后神经元放电模式的关系
小脑皮层神经元对感觉信息传递的突触与时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