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深度生物脱氮除磷反应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7819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9.00
负责人:毕学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长青,刘浩,程丽华,张峰,谢东,李帅,包苏俊
关键词:
污水酶促反应微生物脱氮除磷代谢活性
结项摘要

生物脱氮除磷是控制城镇污水氮磷污染物的主要技术手段,而维持较高微生物生化反应代谢活性是保证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脱氮除磷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侧重通过工艺型式与过程的变化解决生物脱氮除磷系统固有矛盾关系与问题,而忽视了生物处理的本质微生物活性问题。该课题基于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利用铁离子参与电子传递作用与酶促反应激活剂作用的原理,通过强化铁离子介入微生物代谢反应过程,以提高功能微生物代谢反应活性和脱氮除磷效率;拟借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分析和手段,从生化反应机制角度探讨提高脱氮除磷微生物活性的方法与作用机理问题,为实现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活性的人为调控,提高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效率与运行稳定性,解决低温硝化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微生物絮体结构构架特点与变化解析;(2)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脱氮除磷生化反应机制研究;(3)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脱氮除磷反应规律。

项目摘要

基于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生物脱氮除磷技术,通过宏观系统处理能力与效率分析,结合微观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生长能力及其功能基因表达以及污泥絮体结构及成分等研究,在解析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生化反应机制基础问题同时,揭示了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脱氮除磷反应规律,取得了一批理论和试验成果。分析了不同铁盐化合物对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处理能力、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微观絮体结构及其成分;分析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抗低温处理能力及其活性与宏观结构变化;研究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硝化功能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了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脱氮除磷能力与反应规律,并检验了其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Fe(OH)3有利于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的形成;(2)铁元素主要存在于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微生物细胞内,且其主要以Fe(C5H5)(CO)3BPh4(Fe元素价态+2价)形式存在;(3)不同反应温度下,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处理能力、代谢反应活性以及絮体结构均优于普活性污泥,且在8℃~12℃低温反应条件下,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较,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生物硝化、除磷能力与微生物反应活性提高达50%~100%;(4)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普通活性污泥,尤其在与生物脱氮、生物除磷相关的功能微生物方面;(5)适宜量的铁离子对纯培养氨氧化细菌与硝化细菌的生物生长、硝化能力变化以及功能基因表达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6)从处理能力、微生物代谢能力与水平与硝化功能微生物生长与硝化能力角度,均反映出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能力水平的提高,且当污泥含铁量达到5%时其能力水平达到最高,并从实际生产应用角度验证了实效性。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围绕本项目已发表了标注由本项目资助中文期刊论文10 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篇、宣读论文1篇;获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该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7座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超过100万m3/d;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本项目组已顺利完成申请书中几乎全部预定目标,但受研究工作时限性影响,需进一步总结凝练相关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毕学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藻类生物膜制备与其脱氮除磷机理研究

批准号:5126900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魏群
学科分类:E100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单质硫-菱铁矿协同驱动污水深度脱氮除磷新型技术与机制

批准号:5187865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程浩毅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高炉碱矿渣纳米铁强化微生物脱盐电池型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机制

批准号:5190915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赵志淼
学科分类:E10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磷回收介导的碳源调控-生物膜脱氮除磷系统的耐低温机制

批准号:2177702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田晴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