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将生态彩票作为我国最短缺、最急需的生态产品的持续、稳定、自愿供给途径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内容包括:(1)以生态产品的外部性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研究生态彩票能够成为现阶段生态产品自愿供给方式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与道德基础,揭示其存在的现实性与紧迫性;(2)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方法,研究居民对生态彩票的认知、支付意愿;彩民的彩票购买行为与非彩民对彩票的消费预期,揭示生态彩票的预期的发行规模;(3)在分析现阶段生态建设现状与林业资金投资特点基础上,重点研究生态彩票公益金的使用与管理,提出生态产品供给领域、供给数量与种类分布,建立高效透明的运行机制,从而形成生态产品的独特彩票供给特色;(4)对生态彩票可能产生的影响与效应进行客观评价。研究意义在于最终提出我国生态彩票市场有效的政策切入点、市场战略切入点和产品战略切入点,为政府管理决策部门提供生态彩票发行与管理的政策建议。
中文摘要:本项目自启动以来,按照标书设定,共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行基础研究。围绕民众对生态彩票的认知、态度、购买意愿等信息,多次对辽宁省沈阳市、抚顺市进行调研。调研的问卷设置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传统问卷形式的调研;另一种则是通过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方法进行调研。.二是开发研究。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调研数据,共完成论文5篇,其中EI检索文章1篇,CSSCI检索论文1篇,CPCI-SSH检索论文1篇(已录用,待检索),硕士毕业论文1篇,国内学术交流论文1篇。.三是蓄积力量,即人才培养。项目进行期间,已有硕士毕业生5名,在读博士5名,在读硕士5名,现有的成果均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四是学术传播。我们的科研小组成员曾连续两届参加中国林业经济论坛,并在第十一届林业经济论坛中进行了研究成果交流,得到了专家和与会人员的好评。另外,在2014年9月,本科研团队参与组织并于沈阳农业大学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林业经济论坛,共计2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团队中两名研究生分别作了报告,得到点评专家的高度评价。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政策驱动下石羊河流域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基于EPR 政策的耐用品设计寿命的决策研究 ———从计划报废的视角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基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视角的政策研究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与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制研究---基于生态租金的视角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的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行为研究
资源视角下企业生态创新实现机理及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