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坏血酸是人类必需的维生素C,也是植物含量最丰的抗氧化物质,能直接或间接清除在逆境胁迫下对植物产生危害的活性氧物质,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增加植物抗坏血酸含量,既可提高农产品品质,又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本项目是在本课题组已克隆编码马铃薯抗坏血酸生物合成两个关键酶(GMPase和GalLDH)基因的基础上,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基因转化,获得这两个基因分别在马铃薯中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植株,深入研究GMPase和GalLDH基因的过量表达对马铃薯抗坏血酸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比较转基因株系与野生类型植株在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方面的变化,明确GMPase和GalLDH基因分别在马铃薯中过量表达的效应,以期获得块茎富含抗坏血酸、整体抗逆性强及综合性状优良的马铃薯新种质,为提高作物抗坏血酸含量的分子育种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鸡脂肪细胞因子NRG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启动子分析
SmGGPPS2对丹参酮合成的影响
玉米SP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低温弱光下黄瓜Rubisco活化酶基因过量表达效应的研究
马铃薯β-氨基丁酸诱导早期表达基因在晚疫病抗性激发过程中的功能解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
基于T7/T7RNAP调控的GGPS、PSY和CrtI质体转基因在番茄果实中过量共表达对番茄红素合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