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类药对组成规律的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30066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220.00
负责人:罗佳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谭晓梅,余林中,朱全红,黄仲曦,徐成贺,袁立霞,汤庆发,邢学锋,陈飞龙
关键词:
七情合和药理效应汗法化学成分麻黄类药对
结项摘要

本药对组成规律研究遵循中医药的"理法方药"诊疗理论,以伤寒论风寒表实证为主线,因应其治法(汗法),选择经方麻黄汤和麻黄汤类方中的麻黄类药对为研究对象,按性味的"七情合和"配伍,以药味的变化和药味配比量为切入点,采用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药对配伍研究分解为:(1)各药对组合药材配伍前后的体外化学成分变化研究。(2)主要药理效应(毒性)比较研究。(3)主要功效成分的药动学及对代谢组生物信息干预的研究。(4)运用解析多变量复杂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通过8组麻黄类药对药材成分的变化、增效减毒功效相关性纵横比较,观察随着风寒表实证兼症的变化,辨证论治,法以类方中麻黄类药对药味、药量的变化,揭示体系中"药对"变化的内涵和规律,进而总结中药药对组成的普遍规律。变经验用药为科学用药,促进中医药学遣方用药理论的发展。

项目摘要

麻黄类药对组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选取麻黄汤及其类方中的麻黄-桂枝、麻黄-甘草、麻黄-杏仁、麻黄-附子、麻黄-石膏、麻黄-白术为研究对象,以 “七情合和”配伍理论为指导,遵循“理法方药”研究思路,以风寒表实证及其相应治法(汗法)为主线,配伍和配比为切入点,围绕药理效应和有效成分体内外变化,采用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麻黄类药对的组成内涵与规律。1)发汗实验表明:麻黄类药对配伍和配比变化影响麻黄的发汗作用,白术、甘草和石膏比例增加会抑制麻黄发汗强度(速度),而桂枝和附子则协同发汗,发汗强度变化与药对所在的麻黄汤类方证治吻合。发汗强度的改变与风寒传变相关,体现了麻黄类药对配伍法随证立的不变规律,即主病用主药。2)各兼证药效学数据表明,麻黄与各药物配伍所形成的六个药对均有不同程度的协同或相加作用,其中麻黄-桂枝(3:2)、麻黄-甘草(12:6)、麻黄-杏仁(1:1)、麻黄-石膏(1:2)、麻黄-白术(3:4)、麻黄-附子(6:11) 协同作用最强或剂量范围最宽。在所选定的药效学指标中,各药对配比基本上能体现原方功效,证实了麻黄-桂枝相须发汗解热,麻黄-杏仁相使主平喘,麻黄-附子相辅发汗镇痛,麻黄-甘草相使利尿抗炎,麻黄-白术相使祛湿止痛,麻黄-石膏相使退热平喘的配伍特点。药对配伍不仅是功效的简单相加,而且改变其药效作用大小和方向。麻黄与诸多药物形成药对,体现麻黄类药对随证加减,灵活处方的用药规律。3)毒性研究结果显示,各药对配伍配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毒性拮抗效应,提高了麻黄的最大耐受剂量(除麻黄-杏仁药对)。桂枝对麻黄诱导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保护机制和基于苦杏仁苷立体选择性代谢的麻黄对杏仁毒性的拮抗作用研究也丰富了麻黄类药对相畏相杀的减毒内涵。研究表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麻黄类药对具有 “减毒增(存)效”的配伍意义,为麻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研究证实了麻黄类药对“主病有主药”和“随证加减”即变与不变处方规律,印证项目药效学研究“量质互变学说”的科学设想,为临床遣方用药规律、从必然到自由创制新的药对提供线索和依据。研究结论支持了项目的研究假说,为更大范围内的中药配伍规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罗佳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030150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0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772756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970886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麻黄汤组成原理研究

批准号:30030150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罗佳波
学科分类:H3105
资助金额:105.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2

麻黄-杏仁药对减轻气道损伤的配伍机理研究

批准号:8146061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文宏
学科分类:H3207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cAMP/PKA通路探讨麻黄-桂枝药对配伍“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8170372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郑芳昊
学科分类:H32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TSLP通路探讨黄芪-防风/麻黄-甘草"药对"防治过敏性疾病的调节机制

批准号:8137354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江国荣
学科分类:H310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