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空气轴承已在高速旋转机械中广泛应用,而国内对于空气轴承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空气轴承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轴颈与箔片在室温~650℃的润滑问题。美国NASA在PS300的基础上研制出PS304涂层。该涂层采用等离子喷涂制备,涂层以NiCr为基体,包含润滑相Ag、共晶BaF2/CaF2以及强化相Cr203。当温度高于400℃时,BaF2/CaF2可提供良好的润滑性能,当温度低于400℃时,Ag可提供一定的润滑性能。然而涂层存在以下不足:1.室温~400℃时Ag的润滑性能较低;2.由于涂层中Ag粒子尺寸较大使得涂层润滑不均匀,导致涂层过早脱落;因此本项目拟将细小的Ag2MoO4/Ag复合相取代纯Ag,解决涂层在室温~400℃时润滑性能较低以及因Ag相尺寸粗大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滑问题。而且本项目将深入研究润滑相尺寸对润滑膜形成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对发展自润滑涂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
本项目采用高能球磨制备细小的Ag2MoO4/Ag复合粉末,并将该复合粉末替代Ag粒子作为低温润滑相。由于Ag2MoO4在100-500℃范围内均有较好的润滑性能(摩擦系数为0.2-0.4)以及良好的抗磨损能力,因此在高温时,具有较大热膨胀系数的Ag粒子带着Ag2MoO4粒子从基体中溢出到涂层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复合Ag2MoO4/Ag粒子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在涂层表面形成Ag2MoO4/Ag润滑膜。本项目的研究内容、重要结果主要包括:(1)对感应烧结制备耐高温自润滑涂层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室温时 IS304 摩擦系数较大,磨损机制主要为微观脆性断裂;随着温度的升高,由于润滑相尺寸减小、且氟化物粒子与 Cr2O3 粒子形成复合结构,使得摩擦副在高速滑动过程中接触点的瞬态温度迅速升高,此瞬态温度有效地激活了氟化物粒子的润滑性能,在摩擦力和压力的作用下,氟化物粒子经塑性变形后形成表面润滑膜,使得接触面的摩擦系数急剧减小。(2)对镍基滋润涂层的制备及其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高能球磨与真空烧结技术制备的 PM304 涂层组织均匀、致密、粒子明显细化。PM304 的拉伸结合强度较高,涂层与基底之间结合良好、结合方式为冶金结合,拉伸断口主要出现在涂层内部。PM304 涂层拉伸强度增大的原因主要为: ①致密度提高;②尖锐孔隙数量降低; ③Ag 与 NiCr 之间形成冶金结合;④NiCr 基体中析出粒子的弥散强化作用使得 NiCr 基体强度提高。(3)对Ag-Ag2MoO4-NiCr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室温和循环温度下,当Ag-Ag2MoO4含量不变时,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都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当球磨时间相同时,摩擦系数随着Ag-Ag2MoO4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磨损率却逐渐增大;随着Ag-Ag2MoO4含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磨损表面形貌也逐渐改善。(4)对软磁复合材料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SMCs不仅降低了轴承涡流损耗,而且电磁力的动态带宽可以达到1KHz以上,远超出碳钢材料的带宽,从而有效提高了轴承性能。本项目解决涂层在室温~400℃时润滑性能较低以及因Ag相尺寸粗大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滑问题。而且本项目深入研究润滑相尺寸对润滑膜形成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对发展自润滑涂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氮化钒(VN)涂层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行为
滑膜软骨瘤:如何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中肿瘤细胞的清除率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内界膜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纳米自润滑相对HEM-PM304高温自润滑涂层特性的影响
木质纳米纤维素载银纳米线复合协同作用机制及其银锌电池性能研究
润湿对纳米多孔银力学性能的影响
银纳米线复合透明导电薄膜性能协同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