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空间视角下高速基础设施时空压缩效应与政策设计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87404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于楠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Zhang Shuhai,龚晓,曹舒,孙瑞,郝晓娟,吕思
关键词:
空间政策基础设施城市一体化时空压缩区域发展政策
结项摘要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raffic network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the large scale of production factors rapidly move across regions has become a reality.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has greatly changed people's space-time view, and its impact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has also presented a more complex and dynamic interac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NEG and space of flows, the project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high-speed infrastructure on economy and space, describes the nature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HRS-induced economy using the spatial mining methods and GIS technology,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how the high-speed railway influences municipal integration under the spatial policies. In empirical studies,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Jing-Hu high-speed line(Beijing-Shanghai HSR)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as examples,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HSR’s time-space compression by collecting the dynamic data of commuter flow, and examines its economic and spatial outcome. Finally, we will adjust the local government's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compensation policy through policy simulation results, so as to achieve the maximum economic spillover effect brought by high-speed railway,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s.

随着交通网络与运输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大范围、大规模地快速流动已成为现实。高速铁路的产生与发展已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亦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动态的时空作用过程。本研究聚焦高速基础设施对经济、空间的影响,根据新地理经济学和流空间理论框架,通过图论等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内在嵌入,刻画高速基础设施带动经济的本质与动态演化过程,揭示空间政策影响下的高速铁路对区域城市一体化演进的作用机理。经验研究方面,本研究以京沪高铁项目为样本,通过对通勤流等动态数据的采集,从城市空间联系的角度切入研究高铁时空压缩效应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并检验其空间、经济后果。最后,课题拟通过政策仿真结果来调整地方政府空间安排与补偿政策,进而实现高速铁路所带来的最大经济外溢效应,为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项目摘要

随着基础设施网络与运输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输成本下降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形态上都出现了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迥然不同的态势,生产要素(资本、劳力、技术)大范围、大规模地快速流动已成为现实。本研究聚焦高速基础设施对经济、空间的影响,根据新地理经济学理论框架,通过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内在嵌入,刻画高速基础设施带动经济的本质与动态演化过程,揭示高速基础及设施对对区域城市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平均而言,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物质性高速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带来的分布效应更为明显。高铁的连接对非核心高铁城市具有虹吸作用,抑制了这些非核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其中,对于东北沿海地区城市、中等规模城市、距离区域核心城市0.5h<distance<1h里程内的城市,高铁的虹吸效应最大。2、以京沪高铁项目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高铁的开通对沿线城市的就业影响整体为正,但是沿线大城市有显著的就业增加,代价是沿线中小城市的就业萎缩。3、以高等教育为代表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对创新贡献明显,进而促进了长期经济增长。研究手动整理了我国高铁站点、开通时间、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高等教育研发资金分配、科研产出质量、高校地理信息位置等关键数据,初步建立了我国高速基础设施数据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的顶层空间设置提供辅助,通过引导高速基础设施沿线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分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地区实现一体化空间格局与区域繁荣有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4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于楠楠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40306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视角下我国研发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调节效应与政策优化研究

批准号:7180400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寇明婷
学科分类:G0404
资助金额:16.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农民分化视角下农民养老保障与农地流转:互动机理、影响效应与政策创新

批准号:7120315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许恒周
学科分类:G031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等立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与山地社区公共空间的多向耦合与互惠规划研究

批准号:5190807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宫聪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时空关联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机理研究

批准号:4127116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周素红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