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高原典型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群落和土壤主要生源要素时空分异耦合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61003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胡金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云南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佩芳,李运刚,李杰,袁寒,董云霞,尹志坚
关键词:
土壤生源要素高原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群落时空分异
结项摘要

退化湿地生态演替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驱动的响应机制研究是当前湿地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理论研究。本研究以滇西北高原典型退化湿地纳帕海为对象,基于纳帕海湿地的环境梯度分异,设置代表性的自然生态过渡样带和人为强度干扰样带,确定两类样带上的固定植被/土壤调查样带-样方(地),连续3年开展定位湿地植被生态调查、湿地土壤剖面取样分析主要生源要素和相关湿地水土环境因子监测,并应用RS、GIS信息技术反演纳帕海湿地宏观格局演变动态和季节变化,系统地揭示纳帕海湿地植物群落和土壤主要生源要素的耦合时空分异动态,识别其与人类活动因素和自然环境因子的关联,阐明纳帕海湿地植被和土壤生态退化过程、退化响应机制。

项目摘要

基于纳帕海湿地微地貌控制下的水文分异和人为干扰,在多个时空尺度上开展了景观格局及其组分的变化研究;通过定位剖面研究,基本阐明了该湿地区的土壤主要生源要素的分异特征、地表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土壤种子库,分析了人为破坏驱动下的湿地退化斑块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表植物组成的关联;结合中高精度多时相(近百期)遥感影像、湿地区的高精度地形实测等手段,系统反演了湿地区的过去几十年来的水面变化,构建湿地区明水水面面积(A)—明水体积(V)计算模型,建立了纳帕海湿地区的明水A~V关系方程,为今后纳帕海湿地的水文生态管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途径。依托本项目研究,培养毕业了3位硕士生,在读1位博士、2位硕士;已经发表4篇CSCD论文、录用1篇SCI论文、投稿1篇SCI论文,预期2013年还将完成1篇SCI论文和2篇中文论文的写作投稿。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胡金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301001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46101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滇西北高原典型退化湿地纳帕海氮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批准号:4100133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郭雪莲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滇西北典型高原湿地退化规律与机理研究

批准号:4097128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田昆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纳帕海高原湿地噬菌体-细菌群落动态及对抗性共进化研究

批准号:3186014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季秀玲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滇西北高原湿地生态安全动态格局及其与碳源/汇功能的耦合关系-以纳帕海流域为例

批准号:3136012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栗忠飞
学科分类:C0307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