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型金属@二氧化硅/碳点纳米复合粒子的可控制备及金属增强荧光效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608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朱以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晓玲,宗洁,沈建华,李翠燕,蒋忻,王思文,李浩鹏,苏云鹤
关键词:
荧光碳点核壳纳米粒子限域反应表面等离激元共振金属增强荧光效应
结项摘要

荧光碳点具有低毒、生物相容性好,在生物成像与疾病检测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偏低的量子产率影响其应用。本课题拟利用金属增强荧光效应以克服上述困难。通过设计金属@二氧化硅/碳点纳米复合粒子,使金属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吸收带与碳点的吸收或发射峰匹配,且碳点与金属保持合适的间距(不至于猝灭),达到荧光增强的目的。研究采用不同尺寸、不同形貌的金或银颗粒(有不同的LSPR吸收带)为核,生长不同孔径的介孔二氧化硅层,利用介孔孔道作为局域的纳米反应器,在介孔孔道内合成荧光碳点。探索介孔孔道内微观混合、限域反应及热质传递。同样,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金属@SiO2纳米粒子表面组装碳点和聚电解质多层膜,研究组装方法和组装过程的调控规律。进而研究金属@二氧化硅/碳点纳米复合粒子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从荧光寿命、荧光量子产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多角度探讨金属增强荧光机理,并进行简单的细胞毒性评价。

项目摘要

荧光碳点(CDs)或石墨烯量子点(GQDs)具有低毒、生物相容性好,在生物成像与疾病检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偏低的量子产率影响其应用。本课题利用金属增强荧光效应以克服上述困难,并探讨了金属纳米粒子与碳点、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和其他无机纳米材料复合协同效应。做出了多项原创性的发现。1、采用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作为主体模板,利用孔的限域性合成了尺寸分布窄、发光性质优的亲水性CDs,细胞和动物实验显示毒性低于传统量子点;此外,设计制备了PEG修饰的GQDs,研究了不同光源下的光电转化能力。2、利用金属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吸收带与碳点等发光物质(包括氧化石墨烯、超薄MoS2和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吸收或发射峰匹配,设计了金属@二氧化硅/碳点等发光材料复合粒子,得到明显的荧光增强;进一步设计构建的CDs-PAMAM-Au,荧光强度增强达62倍。3、设计和制备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Fe3O4/SiO2/Au/TiO2光催化剂,其具有磁分离、选择性吸附和光催化活性,以及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的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进一步构建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的Ag@SiO2@TiO2三重核壳光催化剂,探讨了光催化机理,发现SiO2中间层因其高的稳定性和低的折射率,可以阻止银氧化、调节局域等离子体共振(LSPR),实现银的等离子体共振能量转移(PRET)到TiO2上,其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是无SiO2层的31倍,是P25的38倍。4、利用CDs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现了铜离子和L-半胱氨酸(L-Cys)的灵敏检测,探测Cu2+的检测限为2.3×10-8 M,L-Cys的检测限为3.4 × 10-10 M。5、制备了粒径均一的球形β-NaYF4:Yb,Er 上转换纳米粒子,通过偶联单克隆抗体,制成了新型的上转换荧光试纸条生物传感器,用于水产养殖业鳗弧菌引起的病害的检测,比传统方法检测限降低100倍;构建了新颖的Fe3O4@SiO2/NaYF4: Yb/Er@MnO2载药系统,该药物可以通过‘接通’上转换荧光在肿瘤细胞处释放。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5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朱以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9506045
批准年份:1995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67603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67609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276019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47105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97605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双金属纳米粒子基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批准号:5167205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国栋
学科分类:E020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分子识别功能纳米核壳组装体构造及其金属增强荧光效应

批准号:2150510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顾雪凡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核壳型磁性金属纳米粒子的可控结构再造及电磁性能研究

批准号:5080100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黄昊
学科分类:E01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核壳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原子结构和物性研究

批准号:5097101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荣明
学科分类:E0101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