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西部年降水量在350~450mm,处在沙漠化正逆过程转换频繁的生态脆弱带,为我国沙漠化土地防治的重点区域之一。本项目拟以剖析松嫩平原西部45 N附近与沙漠化土地相邻沼泽所组成样带的沉积记录为主线,由Pb-210和Cs-137法建立年代框架,以沼泽沉积层中粒度、孢粉、分子化石、磁化率、地球化学元素等地质记录反映的气候指标、植被覆盖状况和人类活动强度为沙漠化正逆过程的直接或间接证据,依据对现代沙漠化源区表土特征要素的统计与数学分析,构建沙漠化-沼泽记录的有机联系,揭示松嫩平原西部沙漠化进程。其研究成果可提升对沼泽湿地作为减轻区域沙化扩展的天然屏障功能之认知程度;同时可作为"3S"技术沙漠化调查监测结果的佐证之一,补充、细化小尺度局部区域动态变化过程,并在时间序列上向历史纵深延展;它的研究成果可为制定该区域沙漠化防治的长期政策提供历史借鉴和依据,并将丰富区域自然环境演变的系统研究工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水位和施氮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非共生固氮的影响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芦苇根际效应对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沼泽干湿交替条件的响应
西部季风边缘区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模式研究
岩溶洼地泥沙沉积信息对土地石漠化进程的记录与响应
内蒙古中西部古亚洲洋闭合的沉积和混杂堆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