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柑橘产区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硼现象,很有必要研究缺硼胁迫下柑橘分子生理。有鉴于此,本项目拟以对缺硼敏感的酸柚和不敏感的椪柑为试验材料,率先对柑橘缺硼响应microRNAs(miRNAs)进行分离,挖掘出与柑橘缺硼相关的关键miRNAs及其靶基因,并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对分离得到的关键miRNAs进行功能鉴定。旨在揭示miRNAs在柑橘缺硼胁迫下的作用,从转录后水平上阐明柑橘耐缺硼的分子机制,最终提高柑橘的耐缺硼能力,为实现柑橘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率先通过沙培研究了(a)缺硼胁迫下柑橘根叶miRNAs和基因的差异表达和(b)缺硼对柑橘根叶主要代谢途径的影响,旨在从生理和分子水平阐明柑橘耐缺硼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Illumina测序,我们分离了更多的缺硼响应 miRNAs从叶(91上调的和81下调的miRNAs)比从根(52上调的和82个下调的miRNAs);且大多数年缺硼响应miRNAs仅从根或叶分离,仅有22缺硼响应 miRNAs是根叶共同拥有的。而且,这22个共同miRNAs中有 11 miRNAs在缺硼根叶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趋势。总之,缺硼诱导的miRNAs表达改变在根叶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同。.2)根叶miRNAs主要通过调节以下几个方面来适应缺硼:(a)维持适应缺硼胁迫的根叶表型;(b)维持适宜的生长素信号传递平衡;(c)激活根叶防御反应、ROS信号和清除能力,减少ROS累积;(d)增强细胞运输;(e)增强胁迫抵抗能力;(f)改善根系渗透调节和其它代谢反应和(g)增强叶呼吸和相关代谢。.3)应用5’-RACE 对miR160a 的4个靶基因和miR397a的2个靶基因进行了验证;克隆了miR472和miR397a前体序列;获得了miR397a的2个靶基因(LAC17和LAC4)的全长序列,并成功将其ORF序列成功克隆到T载体上;建立了适用于柑橘遗传转化的再生体系。.4)缺硼叶有过量累积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低的CO2同化速率,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反馈抑制;在叶中,呼吸和有机酸代谢上调以消耗过多的碳。相反,缺硼根积累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比对照低,相应地,为了在可利用碳源较少的缺硼根中维持净碳的平衡,缺硼根中呼吸和有机酸代谢下调。.5)缺硼叶中上调表达基因数多于根,下调基因则相反,且大部分基因只在根或叶中表达,这可能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叶片中累积而在根系中减少有关。.总之,缺硼柑橘可通过转录调节、转录后调节和代谢过程调节等机制维持适宜的根叶表型;改善叶片光能利用率,减少过剩光能的增加,增强抗氧化系统相关的代谢途径,使叶片免受或少受光氧化伤害,增强胁迫抵抗能力以响应缺硼胁迫。.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缺硫和镉胁迫下油菜microRNA基因分离及生理功能鉴定
柑橘缺锌响应基因的挖掘及其在缺锌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柑橘砧木耐缺硼胁迫能力差异的分子机理研究
从木质素合成角度解析缺硼导致柑橘叶脉和根尖畸形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