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遗迹地蜘蛛群落演替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6007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杨自忠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大理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志升,陈理银,王浩波,李宗煦,普海波
关键词:
演替群落动态蜘蛛火烧遗迹地
结项摘要

以云南苍山6块不同历史时期的火烧遗迹地内蜘蛛群落结构为研究对象;用五点取样法在各火烧遗迹地内分三个海拔段布置样方,定时定量采集群落内各空间中的蜘蛛标本;统计样方内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组成;利用传统的分类学原理及方法对采集蜘蛛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发现的新蜘蛛物种进行描述、发表;以蜘蛛物种数量、每个蜘蛛物种的个体数、植物多样性指数、样方内空气温度、湿度和降雨量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环境因子对蜘蛛群落演替进程的作用,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火烧遗迹地内蜘蛛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分析随植被恢复进程推移蜘蛛群落内物种替代规律。研究最终结果将揭示了火干扰后蜘蛛群落次生演替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将为验证和发展群落演替理论提供研究案例。

项目摘要

以苍山斜阳峰地区2008年火烧遗迹地(SI)、2007年火烧遗迹地(SII)、1999年火烧遗迹地(SIII)、1991年火烧遗迹地(SIV)、1986年火烧遗迹地(SV)、1976年火烧遗迹地(SVI)和近50年没有被火烧过的玉局峰为研究样地,对各火烧遗迹地和对照样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物种采集和群落内各环境因子的调查(如温度、湿度、落叶层厚度、森林盖度、月降雨量),利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旨在探讨火烧后,蜘蛛群落演替的一般规律及群落环境因子对蜘蛛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共采集蜘蛛标本39400头,隶属33科104属308种。其中SI共获得蜘蛛标本2173头,隶属19科56属98种;SII共获得蜘蛛标本1503头,隶属23科50属93种;SIII共获得蜘蛛标本3411头,隶属21科69属142种;SIV共获得蜘蛛标本5538头,隶属26科73属173种;SV共获得蜘蛛标本8831头,隶属25科68属192种,SIV共获得蜘蛛标本8659头,隶属27科75属210种。共发现和描述新分类单元共5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诸多环境因子中,乔木盖度、高度、落叶层厚度、地表温湿度是影响火烧遗迹地蜘蛛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PCoA分析结果显示:苍山6个不同恢复期的火烧遗迹地蜘蛛群落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恢复早期(SII、SI和SIII)、恢复中期(SIV),恢复晚期(SIV和SV)。比较不同空间结构不同火烧遗迹地主要优势类群(>10%):不同空间结构优势类群不同,2m以内、2m以上空间的蜘蛛以园蛛科、蟹蛛科和皿蛛科蜘蛛为主;草本层的蜘蛛群落以跳蛛科、皿蛛科、蟹蛛科蜘蛛为主;地表层的蜘蛛以皿蛛科、巨蟹蛛科、暗蛛科蜘蛛为主;树皮蜘蛛群落以皿蛛科、跳蛛科、球蛛科蜘蛛为主;同一空间结构不同火烧遗迹地蜘蛛群落优势类群组成具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草本、地表和树皮各样地均有不同的明显优势类群,恢复期较短的SII和SI年样地草本层以跳蛛科蜘蛛为主,恢复期较长的样地和对照样地草本层蜘蛛以皿蛛科和蟹蛛科蜘蛛为主。项目执行过程中,共培养研究生3名,发表学术论文9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4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5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20.0744
发表时间:2021

杨自忠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贡嘎山地区冰川退缩迹地植物群落演替与环境关系研究

批准号:49471019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张文敬
学科分类:D0106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甘南沼泽化草甸火烧演替定位研究

批准号:39170149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王刚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森林火烧迹地木炭对兴安落叶松生理生态特性影响的研究

批准号:30700639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曲来叶
学科分类:C1608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不同恢复模式及其对碳源/汇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4160143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郭笑怡
学科分类:D011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