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管理的根本问题是个人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一些人为了追逐个人利益,不愿为公共资源做出贡献,甚至出现"搭便车"现象。公共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往往从"贪婪"的角度解释"搭便车",并根据强化理论以奖励和惩罚作为主要对策。但是,这种个人经济利益定向的理论忽视了人的社会动机。本项目根据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行为博弈论的新进展,运用实验室模拟、现场调查和个案分析方法,深入探讨公共资源博弈中的"搭便车"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动机模式,特别是对"贪婪-害怕"假设中"害怕"背后的社会动机构成因素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并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社会动机获得方式,加强人们的社会贡献意愿和合作行为;另一方面,从规范激活、自我效能、社会责任感、沟通与信任等角度探索公共资源博弈的社会动机释放机制,提出公共资源博弈的社会认知模型及管理对策。研究结果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改进公共资源管理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公共资源管理与社会规范激活的心理机制
公共品自愿供给中的社会偏好与惩罚机制研究
公共资源管理理论及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实证研究
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互动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