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干旱区的中心和分界点,是研究亚洲粉尘特别是西风区粉尘的理想地点。通过在帕米尔东部的慕士塔格对大气气溶胶和冰雪粉尘样品进行长期的、连续的采集,分析其浓度、粒径和元素成分,可以获得该地区大气粉尘的平均状况、详细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北方粉尘气溶胶在成分上的差异,并探讨粉尘在大气-冰雪界面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本项目在中国西部地区大气粉尘的浓度和粒径以及其成分特征和主要源区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野外工作,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探讨大气粉尘在局地的表土(源)-气溶胶(搬运过程)-冰雪(汇)这一系统中的浓度("有多少")、矿物和元素组成("是什么")在沉积过程中变化特征和其间可能的联系机制("为什么"),为深入理解亚洲粉尘在物质组成、传输及其理化性质的区域差异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减少不确定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射流角度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基于相似日理论和CSO-WGPR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址点天文观测条件研究
慕士塔格冰芯硝酸盐氮氧同位素记录的过去500年来大气活性氮含量变化研究
帕米尔构造结东部阿尔塔什叠加褶皱研究
亚洲粉尘源区大气碳气溶胶的理化特征及其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