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HIV)的vpr基因诱导感染细胞凋亡是HIV重要的致病机制。国外研究发现HIV vpr基因序列某些位点突变使病毒致病力下降,病情较轻且病程延长。但学术界仍有争论。本课题组在预实验中发现一例Vpr发生H15Y、G41N突变,转染未突变vpr的细胞比转染突变vpr的细胞更易凋亡。本申请项目拟对我们保存的来自全国各地637例HIV感染者血标本提取HIV vpr基因并测序,分析我国HIV流行株vpr基因的突变热点及频率,并对照保存的临床病历进行相关分析,以寻找新的有功能意义的vpr突变位点。同时将克隆的无突变和发现有临床意义突变的vpr分别转染细胞,观察其在基因转录、蛋白质表达、细胞形态学和caspase凋亡活性等的差别。首次对中国HIV流行株进行vpr基因多态性分析,探索新的有临床功能意义突变位点,并以多层次凋亡实验证实其可能的机理。本项目对国内外预防、治疗和控制艾滋病工作具明显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miRNAs和信号通路在艾滋病毒Vpr蛋白调控卡波氏肉瘤病毒潜伏感染中的作用和意义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疗效和毒副作用关系的队列研究
基因多态性对N-乙酰化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
艾滋病患者泪液中HIV-1病毒的基因分析和感染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