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电流在决定中枢及外周神经元的兴奋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多种神经递质可通过其相应受体抑制M电流进而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M电流调节的分子机制;通过对大鼠颈上神经节(SCG)M电流和构成M电流的KCNQ2/3离子通道的研究,我们发现膜磷脂PIP2(磷脂酰肌醇二磷酸)是M电流和KCNQ2/3离子通道维持其正常功能的必需因素;神经递质通过其相应受体所诱导的膜PIP2水解是神经递质抑制M电流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结果不但为困惑了20多年的神经递质抑制M电流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且为研究PIP2与KCNQ家族离子通道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ENHANCED NITRITATION THROUGH LONG TERM HYDROXYLAMINE ADDITION: INSIGHT INTO AMMONIUM OXIDATION ACTIVIT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ERCP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膜磷脂(PIP2)对M电流及KCNQ电流的调节作用
起搏电流在老年阵发性房颤启动中的作用
NGF调节M电流的分子机制及生理意义
老年大鼠海马中肌醇含量增高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