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伙伴是企业重要的技术知识来源,然而面对特点各异的伙伴和繁杂的知识,目前企业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来指导他们合理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本项研究旨在探索有效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的策略。本研究抓住供应链情境的特点,以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知识联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基于技术重组理论,采用专利数据统计分析与企业调研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企业在知识创造过程中对供应链伙伴知识的①选择策略,即不同能力的企业在不同性质创新中应当选择怎样的供应链伙伴知识;②集成策略,即不同能力的企业在不同性质创新中应当把供应链伙伴知识与其他怎样的知识按照怎样的比例原则组合起来,才能获得最好的知识创造效果。本项目成果将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选择、集成供应链伙伴知识的策略,在供应链情境中应用并发展技术重组和企业间知识联系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为供应链情境中的知识管理研究引入新思路、新方法。
供应链伙伴被看作企业的重要知识来源,来自供应链伙伴的知识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面对特点各异的伙伴和繁杂的知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来指导企业合理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本项研究旨在深入系统地研究,以探索企业创新中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的策略。为了达到这样的研究目的,本项目深入分析在不同情境中上游供应商应当如何选择下游生产商知识;以及如何把生产商知识与其他来源知识进行集成,以获得更好的创新质量。本项研究采用汽车生产行业中的零部件供应商的创新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运用汽车生产商知识的问题,主要利用专利数据分析方法,对进过细化的理论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本研究首次发现了:①生产商知识对供应商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受到双方知识联系的左右:当双方的知识具有“互补”关系时,生产商知识的作用最显著;具有“相似”关系时,生产商知识的作用也比较显著;具有“无关”关系时,运用生产商知识对供应商创新的影响很弱。②生产商知识对供应商创新的促进作用只发生在比较“初等”的情况中:在能力弱的供应商并且(或者)开展利用性创新时。而创造能力强的供应商进行探索性创新时,生产商知识不能起到促进作用。③能力弱的供应商开展利用性创新活动时,具有“相似的”知识联系的生产商知识最重要;能力强的供应商开展利用性创新活动时,具有“互补的”知识联系的生产商知识最重要。这个结论指明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生产商知识的策略。④以“新颖性”作为区分不同创新的标准,我们首次引入两个维度表达“新颖性”:企业对所创新领域陌生(Novelty);创新中运用新涌现知识的程度(Emergingness)。我们交叉这两个维度,得到不同种类的创新。研究结果显示:当供应商在陌生的领域运用成熟知识开展创新时,运用生产商知识的作用最大。⑤在供应商创新活动中,运用生产商知识的比例与创新质量之间具有反U型的关系,也就是说运用生产商知识的比例有一个恰当的值,超出此值对创新有反作用;运用生产商知识的比例与创新知识源的宽度对创新质量有联合作用,也就是说,运用生产商知识的同时还要从更为宽泛的源泉获取其它知识,让生产商知识与多种多样来源的知识集成,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潜力,得到更高质量的创新结果。这一结果给出了供应商在创新中集成生产商知识的策略。完成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对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自主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基于知识链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知识流管理模型研究
知识企业治理柠檬问题的策略研究
治理机制对研发联盟知识创造与知识保护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