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素瘤增殖、侵袭、转移及衰老过程中BRAF V600E突变的作用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0207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林景荣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智琦,韩世新,董小红,于晓虹,李灵芝,孙艾琦,陈云
关键词:
单细胞克隆BRAFxCELLigence技术恶性黑素瘤V600E
结项摘要

BRAF V600E突变被认为是恶性黑素瘤发生的关键起始因素,然而我们的最新研究发现恶性黑素瘤组织中除BRAF V600E突变型细胞外,尚存在大量BRAF野生型细胞,而在转移灶中突变型细胞明显增多,由此对BRAF V600E的决定性起始作用提出了质疑。为重新定位在恶性黑素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衰老过程中BRAF V600E突变的具体作用,本课题应用单细胞克隆技术从原代培养的恶性黑素瘤中获取BRAF V600E突变型和BRAF野生型细胞,通过xCELLigence细胞检测技术、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及Western杂交技术比较两种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衰老的特性,以阐明BRAF V600E突变在恶性黑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丰富对恶性黑素瘤发病机制的理解,为进一步寻找调节BRAF V600E突变型与野生型细胞异常增殖、侵袭及转移的始动基因,实现恶性黑素瘤的多靶位分子治疗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本研究拟通过分离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型和BRAF野生型肿瘤细胞的单细胞克隆,并比较上述两种细胞在增殖、侵袭、凋亡、衰老及成瘤等方面生物学性能的差异,来探讨BRAF V600E突变在恶性黑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然而实际工作中,中国人的恶性黑素瘤以肢端黑素瘤为主,大多为BRAF野生型,试图在同一肿瘤组织中同时分离到BRAF突变型及野生型黑素瘤细胞的几率极低,我们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恶性黑素瘤的发展过程中,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至关重要,且多处于持续活化的失调状态。BRAF位于RAS-RAF-MEK-ERK1/2信号通路,是MAPK通路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针对BRAF V600E的分子靶向治疗一直是恶性黑素瘤研究的热点,BRAF V600E抑制剂Vemurafenib已获得FDA批准并投入临床应用,虽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相当一部分患者5-7个月后仍产生耐药,且该药物对BRAF野生型的恶性黑素瘤患者无效。因此,本研究试图寻找一个对BRAF突变型和野生型恶性黑素瘤均适用的新靶点。. CDKL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样激酶1)是CDC2(细胞分裂控制蛋白2)-相关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成员之一。CDKL 激酶家族被认为是CD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家族的一个独立分支,与信号转导酶MAPK相似。 CDKL1 含有保守的MAPK双磷酸化模体,可能参与信号转导。有研究表明,CDKL1在乳腺癌和胃癌中高表达,且抑制CDKL1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由于肿瘤细胞的分裂均受细胞周期素调控,CDKL1很可能在恶性黑素瘤中也高表达,并参与恶性黑素瘤细胞生长的调控。本研究用RT-PCR方法检测CDKL1在两株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和MV中的表达水平,发现A375和MV3细胞中CDKL1呈高表达。同时,构建CDKL1-RNAi慢病毒载体质粒,感染细胞,用qPCR检测mRNA水平的基因敲减效率,用Brdu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用克隆形成检测评估细胞的成瘤能力。结果显示,抑制CDKL1基因的表达,可抑制A375和MV3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促进细胞凋亡,并将细胞阻滞在G1期。这些结果表明,CDKL1基因与人恶性黑素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调节等有关,CDKL1基因可能成为恶性黑素瘤治疗的新靶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林景荣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CTHRC1在恶性黑素瘤侵袭及转移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批准号:8107223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黄长征
学科分类:H18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POSTN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调控BRAF V600E突变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侵袭性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90294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卓然
学科分类:H1809
资助金额:20.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恶性黑素瘤侵袭、转移的新机制:Wnt5a/Ca2+/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

批准号:8107223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廖文俊
学科分类:H1802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恶性黑素瘤细胞三维侵袭性生长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批准号:8117221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鲁元刚
学科分类:H1826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