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地区日益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土壤中高反应活性组分-无定形氧化铁/铝的形成过程、重金属在其表面的反应活性与微观机制为主线,重点研究在土壤有机配体存在下,纳米级和非纳米级无定形氧化铁/铝的形成、结构与表面特征,以探明无定形氧化物的形成机制;通过重金属在无定形氧化铁/铝表面的吸持/释放动力学实验,分析无定形氧化铁/铝的表面特征,特别是微孔性对重金属表面反应活性的影响,解析其反应机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同步辐射技术,获取纳米和分子水平上重金属在无定形氧化铁/铝表面的微观反应机理包括形貌变化、金属结合形态与配位构型等更为直观的证据;综合讨论无定形氧化铁/铝的表面特征、重金属的结合强度及微观反应机理,以系统深入地阐明重金属与无定形氧化物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有助于揭示无定形氧化铁/铝在钝化重金属污染上的作用原理,为我国南方富含氧化铁/铝的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腐殖酸对铝同晶替代氧化铁形成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氧化铁铝取代效应影响土壤砷/镉活性的化学机制
土壤氧化铁表面硫的转化过程机制及其重金属脱毒效应
中南地区土壤氧化铁.铝同晶替代与表面化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