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既表现出企业、产业在节能减排能力上具有阶段性特征,也反应出产业结构对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等的影响进而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具有复杂结构特征。因此,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必须构建一个综合考虑产业发展阶段特征和复杂结构特征的综合评价体系才能准确地刻画低碳经济发展状况。本项目将低碳经济纳入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并将CMM能力成熟度模型改进移植到其中,与复杂网络相结合,构建一个CMM与多层产业复杂网络相嵌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CMM改进法,分析影响实现地区、产业、企业低碳目标的关键过程域、公共属性和关键实践,建立低碳经济分阶段衡量指标和划分不同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多阶段产业复杂网络模型,并基于链路预测开发低碳经济综合评价软件平台。该综合评价体系和平台,可以为企业和管理部门识别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路径、预测低碳经济发展方向、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等提供决策参考。
低碳经济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既表现出企业、产业在节能减排能力上具有阶段性特征,也反应出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复杂结构特征。本项目将 CMM进行改进、移植,与复杂网络相结合,构建一个 CMM 与多层产业复杂网络相嵌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深入分析低碳经济和能力成熟度模型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地区、产业、企业低碳目标的关键过程域(KPA)、关键实践(KP),建立低碳经济分阶段衡量指标和划分不同发展阶段,构建低碳经济能力成熟度模型和低碳经济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并利用模型对北京市、广东省、湖北省的低碳经济能力成熟度进行测量。.构建产业碳值投入产出复杂网络模型。发现该网络是有向、加权、赋值、有重边、有自环的网络。对该模型的拓扑统计属性度、权、最优路径、聚类系数、密度等进行,发现产业碳值投入产出网络的拓扑结构紧密、权值分布有些散点、聚类近邻互动频繁、网络整体较紧密。进一步从总体-群组-子节点三个层次按中心-边缘、Lambda集合、Dematel模型依次研究网络的节点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分解出处于中心地位的元素及处于边缘地位的元素。.考察空间视角下的能源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影响能源效率演变的因素。选取全要素评价方法,以数据包络方法计算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效率,并分析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重心轨迹和空间相关性。使用空间面板模型——SDM模型,运用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从空间溢出角度探讨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这种溢出与地理距离的关系。.采用非参数DEA模型对我国28省市、自治区及四大经济区域的钢铁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采用MPI指数将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三大指数。结果表明,我国钢铁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偏低,除个别省处于生产前沿面,其他各省都相对偏低。从区域看,东部地区能源效率利用程度最高,其他区域偏低。.碳关税对广东省经济影响的分析。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分析碳关税的征收对个主要经济变量的冲击。在基础的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基础上,结合投入产出表和广东省10部门单位碳含量,通过GAMS运算调整得到广东省碳关税社会核算矩阵。在CGE模型原有的生产、收入支出、对外贸易和均衡模块基础上,增加碳关税模块。通过GAMS的分析,分别得到了四种预设碳关税对广东省宏观经济变量、部门生产总值、出口价格和进出口量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流域水安全复杂系统智能综合评价理论与应用
不确定条件下低碳能源技术投资综合评价模型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低碳经济的能源价格体系动态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
区域承接产业低碳发展绩效评价与驱动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