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固齿丸是我国药典指定用于治疗牙周病的唯一中成药,其临床疗效显著,生物安全性良好,弥补了西医在治疗牙周炎时只针对控制局部炎症,但对增强宿主全身调控能力方面收效甚微的不足。由于其作用机制不明,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代谢组学的诞生为其研究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本项目基于代谢网络变化的中药复方整体效应评价方法,通过测定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绘制药物干预下病理变化过程的系统运行轨迹,从而直接刻画动态情况下的生理及生化状态及变化过程,全面探索该复方的整体效应和作用机制;本研究拟通过对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和牙周炎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药理学研究,观察骨代谢指标水平变化;同时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研究,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的代谢组学平台,构建补肾固齿丸代谢指纹图谱,从本质上阐释补肾固齿丸治疗牙周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推动中医学发展,提高牙周病治疗效果、改进牙周病治疗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补肾固齿丸是我国药典指定用于治疗牙周病的唯一中成药,其临床疗效显著,但作用机制不明。本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代谢组学平台,基于代谢网络变化的中药复方整体效应评价方法,通过测定代谢物的变化寻找出疾病自然进展和药物干预治疗后的变化规律及有意义的代谢产物;同时检测病变组织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变化,评价该药对牙周炎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从而初步探索该复方药剂的整体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钢丝结扎+高糖饮食+牙龈卟啉单胞菌注射”的方法建立SD大鼠牙周炎模型,分为以下几组:空白对照组,未经治疗牙周炎组,补肾固齿丸治疗高剂量组,补肾固齿丸治疗中剂量组,补肾固齿丸治疗低剂量组。60天后处死实验动物,检测所有大鼠血清样本核磁共振氢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显著性分析(PLS-DA)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归类;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病变组织中各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补肾固齿丸使牙周炎大鼠产生了明显的药效反应,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之间的代谢物组谱存在显著的差异;免疫相关因子在药物治疗后有呈显著下调趋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通塞脉微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
清热滋肾固齿方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应分析及机理研究
基于炮制化学-药效评价-代谢组学技术的酒苁蓉补肾阳作用增效机制研究
基于代谢组学的PK-PD研究阐释麝香保心丸的体内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